满墙红艳艳的草莓,成了冬日温室里的一景。
后墙上无土栽培的蔬菜不施农药,摘下来就能吃。
专家会定期到基地指导立体栽培技术。
技术人员在查看水培蔬菜的根系生长情况。
温室后墙上的蔬菜可以随吃随采,随采随长。
眼下,昌平区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温室里,生菜、油麦菜、甜菜、羽衣甘蓝等蔬菜和红艳艳的草莓长势正旺,可是与众不同的是,它们不是长在地里,而是长在了温室的后墙上。
“万物土中生”,这是古今中外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随着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打破。过去,温室后墙是光秃秃的,一点绿色都没有。如何利用有限空间实现增产增收?市土肥站的技术人员把目光投向了光秃秃的温室后墙。
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北京的耕地资源有限,可谓是寸土寸金,如果搞立体种植,种植面积会成倍增长,光秃秃的大棚后墙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让闲置的空间产生经济效益。为此,市土肥站技术人员经过几年实践,终于实现了在大棚后墙上种植草莓,仅仅后墙种植这一项,就使种植面积增加了近30%,相当于在同样一个1亩地的大棚里,种出了1.3亩地的草莓来,提高了温室利用率。
为了这凭空多出来的30%的面积,技术人员可没少费周折。温室后墙大多是砖墙,植物是不可能直接长在砖墙上的。于是他们利用砖墙的坚固性,在后墙上安装支撑架,把开好口的管道放在支撑架上,在管道里放上营养液和装有基质的营养钵,采用基质栽培和水培二合一的无土栽培模式。
“尽管这种模式实现了基质和水培二者的优势结合,但没有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立体栽培农作物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作物离开土壤后,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和肥,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空间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出了土壤环境。” 赵永志说。
立体栽培技术听起来复杂,用起来相当简单。整个生长周期内的营养和水分,是根据草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配制成专用营养液,利用循环装置来完成。之后农民所做的,只是按时配制营养液、开闭开关。对于这种模式,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技术员万彬杰有个形象的比喻——“一栽得”,言外之意就是省事。
对此,种了十多年草莓的老万深有感触。以前种草莓,定期浇水、施肥、锄草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猫着腰在草莓温室里干上一整天,再强壮的小伙子也累得腰酸背疼。现如今草莓种上墙,再配以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这种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种草莓,还可用于栽培蔬菜、花卉等作物。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普通温室后墙上,可种植4排叶类蔬菜,年可收获4至5茬,额外增产蔬菜1300至1700公斤。
通过技术创新,增加草莓、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不但使温室后墙得到了利用,增加了种植面积,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把草莓生产用水、用肥数量降低了一大块。如今,市土肥站已在昌平、大兴、顺义、通州等区县150余栋温室,示范推广了草莓后墙立体栽培和高架立体栽培技术,实现了水肥的循环高效利用和零排放,水肥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1-1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