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龙走进一个蔬菜大棚,每周都来看上几次,俨然成了“蔬菜专家”。本报记者 杨玉龙 摄
泥泞路、垃圾湾,在东营区史口镇劳家村,短短一年多时间,原来脏乱的村容村貌被彻底改变,臭气熏天的垃圾湾被健身场取代,宽阔的公路让村民出行再也 不用看天气。此外,这座拥有30多年种菜历史的小村庄还建起了高科技大棚,村民奔上了致富路。市纪委下派工作组进村一年多来,从头学起,想方设法引领村民 致富,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修公路、建文化广场
事事办到村民心坎里
“去年工作组刚开始来劳家村的时候,村里基本都是土路,一下雨就非常难走,修路成了摆在工作组眼前的头等大事。”现在,劳家村的房屋都被刷成了黄色,村里通上了宽阔的公路,市纪委下派工作组介绍,回到一年前,村里并不是这样的景象,土路成为阻碍村庄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大家的印象里,史口镇劳家村原来是个三无村,没有集体收入、没有公共资源,除村支部外没有其他公共设施,500多亩土地是村民仅有的财富。30多年来,村民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泥泞的土路成为劳家村蔬菜外运的“拦路虎”。
在刚驻村时,为了了解村民的需求,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到修路是村民最盼望的事。“村民有需求,那咱就想办法解决!”但筹钱也让工作组颇费脑 筋,到处去询问补贴政策。“一开始也不懂,后来才知道可以申请补贴!”再加上德大铁路占地的补偿款、村民一事一议筹到的资金,还有东营市纪委筹措的补贴资 金,修路工程这才顺利展开。
就在修路的同时,村中心的垃圾湾也成了村民的烦恼。长期以来,村中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村中的一个水湾成为垃圾堆积地。多年来垃圾遍地、蚊蝇丛生、臭气熏天。
村民多次建议填埋垃圾湾、建设文化广场并集中清运垃圾,可是仅填埋就需要5000多立方米土方和建筑垃圾,再加上混凝土和灰土、文化体育设施、卫生 设施、周边道路和路灯等其他配套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50万元,对于没有一点集体收入的劳家村来说,几十年来垃圾湾的问题一直被搁置了下来。
“下决心整治后,我们联系上油田一家单位,把建筑垃圾按成本价直接运到村里,比从二手垃圾贩子那购买节省一多半的钱。”工作组介绍,填起垃圾湾后,村里还在上面建设了19架活动设施,并对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建设了排水沟系统。
清除了垃圾湾,垃圾往哪扔?工作组又带领村民在全村安装了20个垃圾箱,加入到史口镇垃圾集中清运系统。整洁的村貌让村民更加珍惜,自从有了垃圾箱后,村里再不见以往随处扔垃圾的现象。
文化广场成为村民欢乐的中心,老年人三五成群散步聊天,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孩子们打起了篮球、乒乓球,从未来过的文艺演出、露天电影也来到了村庄。
发挥村民种菜优势
高效农业带村民致富
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后,如何让村民致富又成为摆在眼前的大事。在分析资源优势后,工作组决心继续发挥村民种菜优势,引进高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
村里有种植面条菜、小葱、莴苣等菜品的传统,年产量约100万斤,距离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这里就是东营市民的菜篮子,发展蔬菜种植有很大优 势。”工作组介绍:“虽然只有半小时车程,但蔬菜从地头到餐桌也历经三四个环节,如果缩减中间环节,让村民蔬菜直达餐桌,农户将获得更多利润。”以苔菜为 例,差价最大时,地头收购价甚至每斤只有5分钱,到消费者手中却是1.5元。
“收购价格低是因竞争激烈造成的,露天蔬菜大量上市很难有高价格,只有建设日光温室等高效农业设施,错时上市,才能获取更高收益,同时也为有机种植创造条件。”
经再三实地调研后,工作组和村民们选择了“阴阳棚”这一山东省农业厅推广的先进技术,与普通大棚相比,设立阴棚后,能让阳棚提高3-5℃,阴棚还可搞养殖,这样一来,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还能带来可观的增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11-11/3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