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厦门打工,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到年底回家一算账,就剩五六千元,孩子、老人都照顾不到!现在我只要早晨、傍晚去田里干几个小时,其它时间都可以干别的活,家里又顾得到。”近日,从地里收成第四季绞股蓝回来的谢建福夫妻感慨地告诉记者。
谢建福是适中镇洋东村三坪头自然村村民,他说,是绞股蓝将他拉回家乡,结束了多年的漂泊打工生涯。原来,2013年,在龙津河流域治理过程中,适中镇对境内禁养区的所有猪圈进行了拆除,其中三坪头自然村就拆除了一万多平方米。养猪场拆除了,村民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经过深入调研,适中镇决定引导洋东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依托良好的土壤气候条件,引进有着“南方人参”之美誉的中药材——绞股蓝种植,并出台扶持补助政策,鼓励村民广泛种植。
经过一年多发展,适中镇的洋东、中心、中溪等村都种上了绞股蓝,全镇绞股蓝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可增加农民收入4000多万元。谢建福便是受益户之一,目前他家试种绞股蓝2亩,今年以来已收获3季,收入1.5万元,到年底可再收2—3季。“明年我们准备将规模再扩大一些。”尝到甜头的谢建福说。
三坪头十三组组长谢志斌过去也外出务工,今年他返乡自筹20多万元建立了绞股蓝加工厂,发动村民种植绞股蓝。为打消大家对种植绞股蓝的销路顾虑,谢志斌将全组近100亩地以每亩550-600元的价格租下来,再无偿交给村民种植,在收购价格上又以比市场价高出0.1-0.2元的价格收购,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如今,像谢志斌这样的绞股蓝加工厂在适中镇已建成8个。
“宁可自己少赚点,也不能让村民吃亏。过去我们村太穷了,现在有了对路的产业,保护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重要,只有把绞股蓝产业做大,大家才能赚更多的钱。”谢志斌一番质朴的话道出了村民渴望通过药材产业走上致富路的愿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10-27/2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