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驱车行进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沿路砂糖桔满坡,绿里泛黄。
该乡新寨屯村民农清鹏种了几年砂糖桔,如今年收入好几万,盖上了“砂糖桔楼”。在桂洁园砂糖桔示范基里,村民农清鹏正在摘果,他说:“以前,我们仅靠养猪或土鸡到市场上换些钱来买盐巴或供小孩读书,日子真难啊。这些年来,村里依托砂糖桔种植业,广大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从前的普合,大片梯田有近8个月丢荒,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苗族同胞却为温饱和致富挣扎。
10年前,针对老百姓有种植砂糖桔的传统,当地引进外资发展砂糖桔产业。如今,普合全乡新种植砂糖桔、贡柑等水果面积达3560亩,形成了普合苗族乡境内驮娘江沿岸的水果生产带。
行走在西林,因为砂糖桔而改变生活的苗家比比皆是。
苗家喜欢“打老同”(交朋友的意思),自然也是老同帮老同。那佐苗族乡弄河村的种果大户王斌见普合老同种砂糖桔发达了,立即赶过去学技术,如今种了30多亩砂糖桔,年收入10多万元。他说:“大家一起抱团发展,共同交流经验,共用市场渠道,每年的这个时候,云南、贵州的老板自己开车到果园里收购,比单打独斗强多了!”在这些“老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西林种植砂糖桔面积十多万亩,获得“中国砂糖桔之乡”,成为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新崛起的水果生产大县,农民每年收入至少有1000元来自砂糖桔产业。
砂糖桔“甜”了苗家日子,果房、果车在普合、足别、那佐3个民族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10-24/1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