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百里绿色长廊,到打造城市后花园,再到花卉产业崛起……近年来,红岗区积极倡导在寻找中发现已有优势、在探索中创造后发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业。目前,该区年可销售鲜切花50万株、高档花卉200万盆,产值高达亿元,万余农民受益于“鲜花产业”。
如今,兴隆牧场村村民齐晓梅已经是有9个月“工龄”的“上班族”,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这一切,都源于她来到了北极花谷花卉交易中心。
去年底,花卉交易中心正式开业后,齐晓梅成为了第一批来此打工的农村姑娘。
“父辈们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仅靠人均几亩地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现在区里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政策和条件,我没理由不走出来。”齐晓梅向记者说道。
今年,她将自家的土地转包出去,来到花卉交易中心,由一名“粮农”变成了“花农”。看似简单的身份变化,却是自身内在价值、经济收入和生活方式的三重提升。过去,对花一窍不通的她而今说起各种花卉来如数家珍,赫然一个“专家”的样子,侍弄起花来更是有板有眼。
“原来在家种粮,两万元是我一家人忙乎一年的收入,如今俺自己一个人就能对付3万元。”说起种花后的收入,姑娘乐得合不拢嘴。
而从杏树岗村走出来的李玉娟,干得更大扯,她投资承包了一块200平方米的场地做起了“花商”,现在平均一天收入千八百元。
示范的目的是推广。甜头和美好前景也吸引了村集体的目光,金山堡村集体承包了棚室种植花卉,百栋大棚内30余名农民在此养花护花,百合、茶菊、玫瑰都长势喜人。金山堡村村民李红霞一边侍弄着茶菊,一边对记者说:“大棚种花挺靠谱,今年把技术学到手,明年也试试。”
一流的设施、优惠政策、良好的服务以及花卉产业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省内外百余商家来此,也让因此走出和即将走出农村的村民有了底气,纷纷走进“北极花谷”。据统计,像齐晓梅、李玉娟这样在花卉交易中心经营花卉或者从事种养殖和销售的当地农民就有150多人,季节性打工的达2000多人,直接或间接惠及的人员超万人。
“流转土地——花卉种植——农民打工——园区农民双赢”,这套模式在红岗区北极花谷得到了印证。如今,花卉产业不但成了红岗区确定的立区富民产业,也成为红岗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抓手和立脚点,它宛如一根“定海神针”,不但定住了老百姓的“神”,更打开了他们的“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9-17/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