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重庆丰都:废木里的致富经


 

  “这个茯苓现在已经成熟了,重量有个五六十斤,一个就能卖两三百元。”近日,在丰都县湛普镇中平村的一片山地里,张国象扒开泥土,指着长在一段木头上的超大号“红薯”说,那就是他种植的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张国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原来他是一名创业型科技特派员,也是一名残疾人,他由于从小就患有视神经萎缩疾病,在坚持上完初中后,因为视力问题休学在家。为了摆脱贫困,他先后进入过多种行业,但都以失败告终。如今却靠着种植茯苓探索出了一条致富路。

  “2010年,偶尔听一名老中医说中药里经常用到茯苓,我就筹集了10多万元用于种植茯苓。”张国象说,那时由于不懂技术,结果因为菌种堆在一起高温烧死了,没赚到一分钱。

  就在他打算放弃时,县残联为他送来了扶持基金,县科委为他送来了种植技术。科技人员手把手向他传授新型技术栽培法。教他选择向阳、土壤疏松、新鲜、无虫蛀的松树蔸,在松蔸上部砍面处,或在根部处,削开新鲜木质部,进行下种,同时放好蚂蚁药,加盖塑料薄膜,盖好土。

  “在科技人员的指点下,我种植的茯苓取得了成功,如今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科技特派员,我也要手中的技术去帮助更多的人”张国象说,现在他依托包鸾菌种场的场地和技术优势,结合自身栽培茯苓的经验,在包鸾、湛普等乡镇发展了100亩茯苓示范基地,并成立了茯苓栽培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带动包鸾、龙河、暨龙、栗子、江池等南岸地区农户率先发展。

  “当上科技特派员后,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张国象说,他并没有满足现状,通过多次创新实践,又发明了袋料茯苓菌包新技术栽培法。就是将废弃的松树枝,以及木材加工后的边角料进行袋装,再通过高温灭菌接上原种,等菌丝长满后,运到地里进行种植。一般每亩可种植1000袋,产值可达3万元,如果农民规模种植,可大大提高收入水平。

  去年,张国象规模种植茯苓500亩,并注册成立了丰都县鹏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企业集茯苓种植、加工、收购、销售、服务、加盟于一体,采用公司+专业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生产加工的茯苓产品主要由湖南省靖州县茯苓集散地销往国内外。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身的菌种生产基地生产茯苓菌种,免费向全县茯苓种植农户推广新技术,并由我公司按合同协议回收产品,带领全县茯苓种植户共同致富。”张国象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茯苓 科技特派员 红薯 塑料薄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