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至时节前后,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乡广袤的乡村沃野,处处满目青翠、碧山绿水,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基地点缀在山水之间,整齐连片的各色药材郁郁葱葱,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药香……
“种植中药材,年每亩收入在3000元左右,是小麦和玉米收入的好几倍。”6月22日,在给自家种植的独活(一种中药,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有降压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追肥的马鹿乡堡梁村村民王文革老人高兴地说。他告诉笔者,今年孙子参加高考,儿子和儿媳都没有出去打工,在家种了8亩独活,现在是独活拔节期,抓紧农时追肥,有助于独活增产增收。
“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种庄稼,种植中药材以前在我们这山大沟深的地方连想都没敢想过。”马鹿乡宝坪村村民马建荣说,他这是第二年种药材,刚开始还挺担心,但村上成立的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还负责联系药材销路,让他放心了许多。今年种了3亩多,明年准备扩大一倍,增加黄芪、板蓝根、女贞子等新品种药材。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马鹿乡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一切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协会和合作社,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陪同采访的马鹿乡干部马文斌介绍说,刚开始时由于对中药材市场不熟悉,种植技术不成熟,农民担心销路难,因此种植中药材的农户不多而且较为零散。
2010年以来,乡上立足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等环境因素,精心规划,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一方面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发动,通过算帐、比对,激发群众中药材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有意愿的种植户到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好的村上,看种植、访收益、问行情。通过一传十,十传百,使中药材种植在全乡迅速推动开来。
近年来,张家川县根据国内外药材需求量增大的趋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变过去单一种粮抓经济的作法,以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和基地建设为重点,把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引导和鼓励回汉群众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在这些种植示范基地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下,今年全县共种植柴胡、黄芪、大黄、党参、当归、独活、女贞子、板兰根、天麻、半夏、甘草等13个品种的中药材二万余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6-25/3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