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一颗白枇杷唱响山海经——一市镇“宁海白”枇杷的“财富故事”


 

一颗白枇杷唱响山海经——一市镇“宁海白”枇杷的“财富故事”

  1994年初夏,一市镇枇杷种植专业户叶建国有了一次神奇的经历。他在自家的枇杷果园里,发现一棵枇杷树上结的果实有别于其他的枇杷,不仅果形圆润,而且鲜嫩多汁、风味浓郁。由此开启了“宁海白”枇杷的发展之路。

  现在,经过一市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种植大户们20年的精心培育,“宁海白”枇杷已经切切实实成为了一市人民的“致富果”。据统计,一市全镇“宁海白”种植面积已达12000亩,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每年能为一市镇创造数千万元的财富。

  一个村庄发展的财富样本

  “45只装的500箱,下午发往宁波。今年白枇杷收成很好,价格和往年持平,销路不担心。”曹家村村主任周国法一边接着电话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村庄。

  曹家村是一市镇有名的枇杷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曹家村村民就开始种植枇杷,当时因为果实品质一般,销路并不好,村民也是各种各的树、各收各的果,主要以摆摊方式对外销售。随着“宁海白”枇杷的推广,该村的枇杷树全部改良成白枇杷,村民的致富道路一下子就开阔起来。

  眼下,正是曹家村白枇杷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摘枇杷、包装枇杷、销售枇杷。村庄一圈走下来,没有看见空闲的人,只听见人们都在“抱怨”连续几天没休息。忙碌,但更多的是喜悦。一路走来,总是能听见一个又一个农民致富的故事。“枇杷节那天,村里好几户农户一天就把自家种植的白枇杷卖光了,后来就只能卖点矿泉水赚外快了。”联村干部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告诉记者。“这几天生意一直都是那么好。”县观棠曹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建敏搬着准备发货的白枇杷说道:“枇杷节开园采摘那天就卖出了2000多箱白枇杷。现在,每天都有客人上门购买,就是人手不够,来不及采摘,来不及包装。”曹建敏种植的枇杷树今年已长到第七个年头,他带头组建的水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发展白枇杷面积300多亩。

  曹家村可以说是一市镇白枇杷产业致富的生动样本。周国法介绍,曹家村207户人家,几乎每户人家都种植着白枇杷,全村拥有白枇杷20000余株。全村仅白枇杷一项的收入就近百万元,光是白枇杷,曹家村人均收入就可达5000元,其中,不少枇杷大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农户的腰包普遍地鼓了起来。

  “白枇杷为一市农户开启了一条致富路,也为我们政府带领农民致富打开了思路。”一市镇党委副书记储根荣告诉记者,近年来,一市镇坚持走精品水果之路,一边全力做大做强白枇杷产业,开发白枇杷花茶、花醋、枇杷花酒等新产品,一边努力引进水果新品种,大力发展猕猴桃等新兴产业,为农户致富开辟新道路。据统计,目前,除了白枇杷,一市镇拥有猕猴桃2000亩。

  一群青年农民的财富梦想

  在“宁海白”枇杷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批青年农民在这个领域开始成长起来。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致力于新品种的推广引进。他们在产业化发展的浪潮中成长起来,也推动着一市农业走向产业化。

  陈刚满是一市农产品销售大户,也是宁海经纪人协会一市白枇杷分会副会长。他开拓出了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将一市的白枇杷和青蟹搬上了网。说起网上销售,最多提到的是“物流”,和一般的卖家不同,农产品在网上销售,需要解决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持商品不变质。难保鲜难贮运是最大难题,陈刚满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给青蟹量身定做了精巧“安居房”,为白枇杷设计了三套包装,最终解决了包装盒运输质量问题。经过他的努力,“宁海白”枇杷网上销售非常火爆,客户遍及北京、河北、山东、深圳等地。“只有电子商务,才能开拓出农产品销售的新天地,这是方向。”陈刚满谈起电子商务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刚送完100箱回来,今年的白枇杷卖得所剩无几了。”这半个月,卧龙山庄合作社的负责人叶永良每天都要驱车来回宁海好几趟。现年36岁的叶永良在外地打工多年,5年前看到家乡白枇杷产业的红火态势,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在岭头村承包坡地100多亩种植白枇杷。与其他人不一样,叶永亮并不只是满足于种植销售白枇杷,他还努力尝试其他的经营方式。2013年初,为打开优质枇杷销路的通道,他开辟了20亩枇杷园给散客采摘,同时修建起居民小楼,办起农家乐,建了鱼池等,打造成集观赏、体验、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度假空间。现在,他的卧龙山庄农家乐已经打出了名声,枇杷节期间天天客户满座。“削壁岭隧道打通以后,山庄的交通条件就更方便了。”叶永良打算好好规划下自己的农庄,提升经营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枇杷 猕猴桃 产业化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