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甘肃庆阳:政府念“羊经”百姓发“羊财”


 

  3月9日天刚麻麻亮,镇原县三岔镇米家川锦海茂养殖合作社的郭玉陛一骨碌爬起床,顾不上吃早饭就将8只羊羔装上车运往牛羊集贸市场。

  车未停稳,几名宁夏客商蜂拥而上,争着抱起车上的羊羔要收购。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每只860元的价格成交。

  老郭一边数着钱,一边抱怨卖便宜了!“原本3月龄大的羊羔市场行情能卖800元,我这8只羊羔快4月龄大了,加上草料好,羊羔很肥的呐!”郭玉陛自言自语地说。

  “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地打工,挣钱少不说又饱受离家之苦。2011年,我回乡和5位乡亲联合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去年出栏羔羊3000多只,净赚81万元。”在锦海茂养殖合作社参观时,郭玉陛向记者讲述他回乡创业的经历。

  “收入增加了,就不再外出打工了。”看着膘肥体壮的羊群,老郭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在镇原县,像郭玉陛这样,被循环农业吸引回乡创业的人还有很多。

  25岁的吴鹏大学毕业后放弃在沿海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在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肉牛养殖场,当年收入20余万元。

  3月12日一大早,方山乡鸿全养殖专业合作社再次举办“投母收羔”仪式。从合作社领到分红的社员慕纯华乐呵呵地说:“我去年从鸿全养殖合作社领了5只母羊,半年就交了8只羊羔,分红收益4000多元,再过两月还能交7只羊羔,效益好得很!”

  今年38岁的慕鸿全多年在外打拼,而且在广州有自己的物业公司。前年,他依然放弃丰厚的年薪返乡创办了牧羊合作社。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牧羊合作社存栏牧羊500多只,近40家农户去年靠养殖场收入30万元。

  为了进一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镇原县政府引进中盛农牧公司,投资10亿多元建设3600万只肉鸡产业化和3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8亿元。目前在中盛公司300万只肉羊产业化项目的带动下,已相继建成上肖路岭、平泉马洼等30个专业养殖村;县上还扶持三岔镇锦海茂、临泾盛威等8个重点养殖示范场,带动全县新增种草20.6万亩,青贮饲草100.6万吨。全县建成各类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92个;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84个,入社农户1320户;羊存栏25.8万只,牧业增加值达到1.0022亿元。

  县委副书记赵培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肉羊产业是镇原继全膜玉米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支柱产业,政府念‘羊经’让更多农民群众靠养羊走上致富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羔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