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春风吹过圣洁的土地,这里一片生机盎然。龙羊峡聚湖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沐浴在经济发展的春风,显得生机勃勃。合作社坐落于龙羊峡镇后菊花村,位于恰卜恰镇河畔,属于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辐射区之一。2012年成立獭兔养殖基地,占地面积55亩,饲养圈舍占地1万平方米,可同时养殖獭兔四万只,年可提供商品种兔七万只。
走进这里,我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龙羊峡聚湖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厂房整齐划一、井然有序,分为生活区、饲料区、生产区和饲养圈舍。獭兔生活环境优美,养殖规模日臻完善。工作人员的养殖技术结合科技力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管理人员根据獭兔的生活习性拟定了标准的管理模式,合作社的队伍正在茁壮成长,獭兔存栏数稳步持续增长。饲料区厂房宽敞明亮,高屋建瓴,饲料堆放有序,室内具备饲料存储条件。饲料主要以麸皮、玉米、苜蓿草粉和预混料为主,一般都是工作人员自主配料。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货真价实,并且可以有效预控疾病。
我们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獭兔加工饲料,加工后的饲料呈不规则墨绿色圆柱体,非常坚硬。据说,配置偏硬饲料主要是迎合獭兔爱磨牙的生活习性。在饲养基地,我们见到了技术人员石贵民。他曾在山东接受过专业的獭兔养殖培训,并在自己故乡甘肃养殖獭兔多年。现在,他受到合作社的邀请,专门前来指导养殖。提高獭兔的繁殖效率和成活率是他的主要任务和工作。
“以前獭兔繁殖是自然交配,费时又费力,现在改为人工授精。这种方式不仅减少成本,而且配种方便,公兔的数量从100只减少到20只,还方便管理。以前一只可繁殖7到8只幼崽,现在最多可生产18只。”石贵民说。
在养殖大棚中,獭兔咀嚼着饲料,雪白的皮毛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衬托出眼眸的宝石红,清澈而明亮。两只长长的耳朵薄而透,毛细血管脉路清晰可见。它们浑身没有丝毫污迹,看来除了獭兔自身爱干净外,与饲养员的悉心照料也息息相关。
“我们将逐渐实现共赢的目标,以獭兔养殖带动周围农牧民经济的发展,与牧民一同致富。去年我们合作社遴选了50户养殖能手作为示范带动户,每户养殖5公15母,由于他们在繁殖方面经验匮乏,所以养殖不太理想。今年我们预计带动周边农户150户,采取人工受精繁殖方法,提高存活率,同时激发农牧民养兔的积极性,培养獭兔养殖基本技术,增加农户副业养殖收入。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带动全县500户参加獭兔养殖,生产型种兔养殖规模可达1.2万只,年可出售商品兔40万只以上,销售收入可达3200万元,户均纯收入可达3.2万元以上,让农户与我们并肩走在致富的幸福大道上。”合作社负责人崇尚伟胸有成竹地说。
崇尚伟,这位当地的村民,致富不忘身边的百姓,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告诉我们,生态园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基地提供优质种兔、养殖技术,养殖户科学养殖,基地回收商品兔的经营方式,使基地和农户在短时间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基地现在以辐射带动为目标,增加农户收入为己任,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共赢的目标。眼下,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獭兔王”。
眼下,崇尚伟的獭兔养殖已成为海南州农区养殖业一道亮丽风景线,带动农区经济持续增长。獭兔养殖开辟了农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为共和县农牧业结构调整显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周边农牧民提供了就业平台,增加了副业收入,同时为农区生态设施注入了新鲜血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3-19/2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