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河南许昌:种草莓“种”出新希望


 

  现在正值草莓上市季节,大学生村干部王陆珊忙个不停,因为草莓种植大棚内的游客如织,仅一星期就售出草莓100公斤,收入6000元。

  近日,记者走进草莓种植大棚内,看到一垄垄成熟的草莓在绿叶的衬托下红艳欲滴,三三两两的市民拎着篮子,弯腰摘草莓,时而向同伴炫耀成果,时而往嘴里送一粒香甜的草莓,尽情享受着田园采摘的乐趣。市民陈女士说:“我和朋友结伴摘草莓,不但体验一下农家生活的乐趣,还可以把自己亲手摘下来的草莓带回去让家里人品尝,比在市场上买更有意义。”

  王陆珊也在大棚内对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普及采摘知识。她说,草莓采摘并非用蛮力把成熟的草莓摘下来,而是有一定的技巧。说着,只见她手腕一转,草莓已经握在手中了。“这样采摘下来的草莓,不仅外形好,存放的时间长,而且不会伤害草莓的藤茎。”她说。

  毕业于郑州大学的王陆珊,2008年10月来到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乡糖坊李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从城市到农村,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时,许多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让她深受触动。王陆珊在与群众多次座谈后认为,糖坊李社区离市区近,交通便利,种植反季节温室大棚经济作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陆珊和当地一些居民一起去扶沟县汴岗镇参观温室蔬菜大棚,了解到建一座新型的寿光第五代温室大棚需要资金5万元,这对于普通的居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数目,不少人只得放弃了。但王陆珊没有被困难吓倒,想方设法建起了社区第一座大棚。

  在她的带领下,糖坊李社区共建有温室大棚5座,占地20亩,总投资25万元。他们从山东引进了3个高产的越冬黄瓜品种,每个品种的黄瓜亩产在3万公斤左右。王陆珊白手起家,一边向书本学习,一边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种植的蔬菜效益一直不错。但她没有止步,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去年又种上了草莓,仅一季草莓收入就超过7万元。

  王陆珊告诉记者,种植草莓技术性强,从大棚消毒、施肥到选苗、移栽都要严格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果品质量。“现在草莓长势良好,预计收入比去年还要高一些。”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她说,今年年初由于工作需要,温室大棚和合伙人共同管理,这样她有更多的时间帮助群众,让更多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大棚 温室 黄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