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张红利:从“门外汉”到“领头羊”


 

  如今的杨凌,凭借着农业高新技术和每年一届农高会的优势,让众多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甜头的同时,也吸引着一批“门外汉”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并成为引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领头羊”。张红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农高会前夕,记者在位于杨陵区五泉镇五泉村的杨凌旺丰果蔬示范基地,但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设施大棚拔地而起,好不壮观。棚内,西红柿、黄瓜等蔬果,让人馋 涎欲滴。棚外,一批客商正在忙着组织当地群众装运蔬菜。杨凌旺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红利说:“我们正在加紧建设一个集办公、冷库和包装质检车间于一 体的活动板房,农高会开幕前就能建好。目的是方便客商参观,提高合作社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

  精明的张红利,家住杨陵区五泉镇绛中村,18岁就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搞过装修,开过摩托车车行。虽然出身农家,但对于务农,他还是个“门外汉”。“我之所 以搞现代农业,这都缘于杨凌科技的魅力。”张红利说:“杨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科技和人才优势,这是我从事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底气’。有了这种‘底 气’,我怕啥?”

  2009年,张红利在五泉村流转了90亩地,投资建起35个设施大棚,并成立了杨凌旺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建设大棚基地,从头至尾都得到了政府支持,得到了西农大专家免费的技术指导。”张红利说,为了支持他的大棚产业,杨陵区区政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与合 作社结成共建对子,由政府给专家发工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常年免费技术服务。专家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上自己不断“充电”,2010年他拿 到了农技员资格证,次年又取得中级农技师证,还被政府聘为区科技特派员,成为了一名发展现代农业的“行家里手”。

  目前,他的大棚种植杂果50亩,大棚蔬菜20亩,大棚苗木20亩。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合作社会员由起初的6人发展到182人,种植面积扩大到920亩,其中日光大棚就达600多个。张红利已然成了杨凌有名的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领头羊”。

  “基地规模有了,现在要想法进入高端市场。”张红利说,这就要求把合作社的牌子打响,产品不仅要精细包装,还要上二维溯源码,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目前,合作社已注册了“旺恋”果蔬商标,引进了二维溯源码技术,先后与西安、杨凌等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协议。

  “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受益于近年的历届农高会。”2009年第一次上农高会,张红利引进了茄子、西红柿、黄瓜等新品种,使棚均纯收入提高到 5000多元。2010年农高会上,他又引进新技术,在大棚里发展葡萄、油桃、樱桃等杂果和培育果树苗。2011年农高会,他与西安、宝鸡、杨凌等地超市 实现了集约订单销售。2012年,他的合作社在农高会上获得一个展位,销售果树苗5万棵。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会后,铜川、咸阳、宝鸡的种植户,纷纷前 来基地观摩学习,订购果树苗。

  今年农高会,他又申请了一个展位。他准备大胆尝试大棚引进种植冬枣、石榴,还是自己先试种,然后示范带动群众扩大规模。会后,他计划把基地的厂房扩大到 1500平方米,打造成集办公、冷库储藏、包装质检室、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生态园区,让城里人周末节假日,来此体验生态农业旅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果树 发展现代农业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