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乌苏“三位一体”新模式 农民致富新法宝


  核心提示:2013年9月,乌苏市甘河子镇领导班子拓宽发展思路、激活资源要素,因村制宜,积极探索符合该镇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成功构建出围绕党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合作,不断探索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2013年9月,乌苏市甘河子镇领导班子拓宽发展思路、激活资源要素,因村制宜,积极探索符合该镇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成功构建出围绕党建抓产业, 围绕产业抓合作,不断探索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上,力争起到“活一地 经济,树一方风气,聚一群人心”的效果,在组织发动群众、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力求取得新突破。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乌 苏四届三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求,甘河子镇党委政府因村制宜谋发展。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带一般,科学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初 步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发展模式:一是对地理位置偏僻和资源条件都较差的村庄,通过“自我造血、整体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资源条件较 好、具有开发潜力的村庄,通过“盘活要素、开发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对处在中间层次的村庄,通过“政策扶持、结对帮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

  甘河子镇郝家庄子村属于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都比较好的一个村,多年来连续获得“五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立了甘河子镇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甘郝合作社。

   甘河子镇党委政府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市场,找准结合点,抓住落脚点,整合区域资源,按照“支部推进、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原则,在 甘河子镇郝家庄子村建立起第一个由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构成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社。所谓“三位”就是指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个方面,所谓“一 体”就是把三方的职能和作用凝合在一块,三力合一。以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经营运行模式为突破口,通过甘河子镇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引领示范,以 点带面,积极推进我镇现代畜牧养殖化进程,把畜牧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放在大力发展家庭畜牧养殖上,不断创新家庭畜牧养殖模式,五年内实现一村一养殖基地,养 殖农户新增500户,达到850户,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

  甘河子镇标准化养殖基地始建于2013年9月,基地位于 郝家庄子村,占地30亩,距离镇区5公里。工程建设分为三期,工程第一期: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工程第二期:2014年4月至2014年 11月。工程第三期: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共建标准化圈舍22栋,资金筹措方式以镇村两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主,多方争 取项目资金为辅,建成一批、入住一批,养殖户每年向合作社缴纳一定的圈舍租金。一期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基地院墙、大门、主干道硬化及两个标准化圈舍 (10m*25m),计划总投资13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即将完工。2013年11月底,争取养殖户入住,率先开始经营。

  养殖基地采 取由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经营运作模式。合作社成员全部由两委班子成员产生,理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产权主体是党支部村委会,养殖基地产 生的租金收入由党支部、村委会与合作社合理分配。该基地由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前期策划筹建,建成后由合作社负责发包及日常管理。在关于养殖基地管理协议章 程确定前,由合作社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然后交村民代表会议和养殖户会议审议,广泛听取村民和养殖户意见建议,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协议章程,协议章程确定后, 由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养殖户入住前必须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入住后按照协议需接受合作社管理,在日常生产出现的经济、生产等纠纷问题,由合作社同农户按照 协议去解决。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能有效形成合力,又符合现代市场经营化需求。

  甘郝合作社养殖基地全部投入使 用后,预计每栋圈舍每年以租金1.5万元向养殖户出租,每年村集体经济就增加30万元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党支部想办事,没钱办事的困境,从而大大增加了党 支部和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解决了群众没有养殖场地或者建了养殖场地就没有养殖资金的突出问题,使群众在发展养殖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 组织化程度也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畜牧 连续 新农村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