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宁南“大田桑”四川省将种300万亩


 

宁南“大田桑”四川省将种300万亩

宁南县葫芦口镇武星村一组村民秦云会在桑园忙活。 

  ◎蚕桑栽种走“熊市”,宁南逆势而上,底气何来?

  ◎养蚕究竟有无前途,蚕农真正尝到了“甜头”

  8月17日中午,烈日当空,宁南县葫芦口镇武星村一组村民秦云会在桑叶蔽日的地里采摘桑叶。“以前说搞农业不能致富,现在我们家家致富都靠农业。”她告诉记者,养蚕致富没问题,关键是要有规模。

  养蚕要有规模,这个观念在凉山已深入人心,也带动了当地栽桑热情的高涨。2012年底,我省桑园总面积180万亩,凉山州以38.8万亩桑园成为我省栽桑第一市州。凉山州桑园面积不但多,而且桑园质量也是我省最优,其“6215”、果叶兼用等栽桑模式被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

  在全国乃至我省栽桑养蚕总体情况逐渐式微的背景下,为何凉山州近年栽桑养蚕能够稳步发展?记者“解剖”凉山栽桑养蚕第一大县――宁南发现,其原因在于,凉山近年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的栽桑路径。

  尝试 栽桑从地角到大田

  “田边地角栽成线,荒山荒坡栽成片,房前屋后建桑园。”8月17日,秦云会一边忙活,一边给记者吟唱在当地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宁南农民栽桑养蚕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当时,养蚕是副业,桑树也只能栽田边地角,一家人一季大多养两三分蚕,多的养半张蚕。

  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宁南光照充足,干燥通风,被国内蚕桑专家赞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宁南栽桑养蚕规模越来越大。到了21世纪初,宁南全县实施了“蔗退桑进工程”,传统的蔗糖产业退出县域支柱产业,给宁南栽桑养蚕腾出极大的发展空间。

  2006年,宁南县披砂、景星等乡镇率先在原种甘蔗的大田大地栽种桑树,并摸索出“6215”栽桑模式。

  “6215”栽桑模式标准为: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这种模式采用三角形错位栽植桑树,亩栽1000株。”宁南县蚕业局局长李兴盛介绍,为了让桑树尽量不影响间种粮食,桑树养型采用“663”养型法,其主干6寸,一级支干6寸,二级支干3寸。

  激励栽植大田桑每亩补300元

  由乡镇规划,利用有水源灌溉的好田好地相对集中栽植“6215”成片桑1亩以上,并经嫁接投产验收后,给予农户一次性补助每亩300元;在“6215”桑园内套种成片冬季马铃薯,每亩补助农户100元……宁南县政府和当地蚕桑龙头企业――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农民采用“6215”模式栽植大田桑。当然,对于破坏“6215”模式栽植大田桑的行为,该县也有相应处罚:已经享受高产桑园补助的桑园无故被毁,一经查实,扣减所在乡镇扶持费600元/亩。

  秦云会家承包地和开荒地一共22亩,以前陆续在田边地角、荒山荒坡和房前屋后栽种了8亩桑树。2008年和2009年,镇上统一号召用“6215”模式栽植大田桑,她家14亩大田全部栽上了桑树。“部分大田桑未进入盛产期,我家一年四季养28张蚕,收入6万元左右,如果加上桑树地间作的粮食和蔬菜,一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秦云会说,一开始,大家冲着奖励和补助政策去栽桑树,但是现在大家尝到栽桑养蚕的甜头,家家户户自发主动地栽大田桑。

  推广 全省桑园欲达300万亩

  “近年,凉山各县都在尝试创新传统栽桑养蚕模式,像宁南的‘6215’模式,德昌的果叶兼用模式。”凉山州蚕业管理局局长王其明称,“6215”模式经济效益最好:桑园在正式投产后,亩桑养蚕可达4张,售茧收入8000元左右,同时,桑园的宽行内按季节可套种黄豆、花生、冬季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每亩可增加套种收入5000元以上。

  去年7月,由省委农工委、省农业厅、四川大学联合组成的调研组对我省栽桑养蚕情况进行调研后形成的《关于振兴我省蚕桑产业的调查报告》认为,1996年以来鲜茧价格大约增加了1倍,低于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增加2至3倍的水平,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下降导致近年我省新增养蚕农户3%、而减少养蚕户达10%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粮食 马铃薯 桑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