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门市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门前,社员沈社清娴熟地驾着一辆本田CRV倒进空地。
见到记者,这位55岁的农民一脸憨厚的笑容。
沈社清说,这两年,自己在天门城区为两个儿子每人买了一套房子,自己也刚换了新车。“去年一年的收入有20万元以上,手里有钱哩。”
在华丰,全社158位社员和沈社清一样,靠种地为生,但收入却堪比城里企业高管,成为活跃田间的“隐形富豪”。
20万元怎么“种”出来
“过去干死干活,一亩地一年能赚个3000元就不错了。”对于20万“年薪”的疑问,沈社清告诉记者,入社后的主要收益有固定收入和额外收入两大块。
固定收入是社里每年分下来机械化耕作500亩流转田的工作量,每月3000元工资,一年3.6万元。
额外收入包括:一是对外作业费。合作社除了耕作自己的流转田外,每年还揽下周边乡镇50万亩的“订单”,拥有2台插秧机的沈社清,这项收益达7万元。二是股份分成。2007年合作社成立时,参股标准为4万元/股,沈社清带家里2台农机入社,获得2股。去年,每股分红6万元,一次拿到12万元。
此外,社里经营利润的5%,用来给每个社员缴纳公积金,去年每人为2000元。
好日子才刚开始
沈社清说,合作社赚钱之道,在于整合技术、机械等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建温室育秧大棚,每亩早稻产量可提高100斤,一年毛利就是16万元;机械化、规模化作业,一年就省下60%的成本支出……“用最少的投入,赚最多的钱。”他表示,合作社不能盲目扩充规模,必须有一个度,一旦社员过多,则会增加成本,导致谁都赚不到钱。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沈社清计划今年再购买2台农机,增持股份。
来到合作社旁的一大片空地上,沈社清自豪地介绍,社里今年将在这儿建食品加工厂。将来,华丰不光种田产粮,还要走精加工路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2-28/2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