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农民稻田养鱼 绿色鱼歌唱响小镇


  汽车穿过曾喧嚣一时的川云中路,转过几个迂回曲折的水泥路弯道,就进入一片青山绿水的天地。这里是宜宾市南溪区汪家镇,马耳岩水库风景如画,农家的果园里,柑橘自豪地闪耀着丰收的光芒缀满枝头,白鹭在空中翩翩飞舞,田野间星星点点的繁花成为秋日最好的点缀。一块块水田像明镜似的倒映着蓝天白云,尽管水稻已经在夏末秋初收割完毕,但稻田里依然生气勃勃,一群群鱼儿在水波中肆意翻滚、吐泡,荡起阵阵涟漪。“稻田养鱼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一年四季都不让田空着。”56岁的汪家镇养鱼户吴才海指着稻田对记者说。

  南溪区汪家镇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当地素有养鱼的传统。有别于其他人鱼塘养鱼的方式,吴才海家的鱼的生长环境别具一格,不在塘里养,而是放到田里养。吴才海说,许多养鱼户为了贪快,大量使用各种肥料和饲料喂鱼,不仅对水质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化肥养出来的“速生鱼”含有各种激素和化学成分,长期食用危害人体健康。

  “在菜市场经常看到很多黑尾巴的鱼,一看就是化肥喂出来的,吃鱼就要吃尾巴是白色那种。”吴才海拿着一尾自己喂的鲫鱼向记者介绍说,稻田养鱼好处很多,不仅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收到“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还能除草灭虫,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农户还不用在农田上费工夫,省时省力。“稻田里养着鱼,水稻不容易生虫得病,就不用打农药、不施化肥,农民还不犁田不耙田,每亩起码节约400元成本。”吴才海说。

  吴才海目前在汪家镇有八亩地,均在尝试稻田养鱼法,年产鱼达到8000斤,纯收入超过三万元。自己养鱼的同时,他还积极向邻里乡亲推广这项技术。2009年,吴才海成为南溪抚楠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走马上任第一天,他就提出了养“绿色生态鱼”的想法,“要统一购苗、统一喂养方式、统一销售还有统一培训。”目前,专合社的25户成员都加入到吴才海“绿色生态鱼”的队伍,进行统一标准的养殖。

  不过,也有人说,吴才海的养鱼法,不如肥料喂鱼长得快,经济效益上不去。面对这样的质疑和反对之声,吴才海露出自信的微笑,他说――我的鱼不吃饲料同样长得快!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吴才海上世纪70年代在部队当兵时积累的扎实技术,以及之后多年不断探索学习得出的经验。吴才海介绍,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讲究的养殖技术来提高产量。“饲料是鸡鸭、猪牛的粪便发酵后转化的蛹子,还有米糠、青草发酵后的粗饲料,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定时、定量等技术。”吴才海说,吃“天然食品”的绿色生态鱼,长得快个头大,而且肉质鲜美,“打个比方,我5月1号放苗,10月30号收鱼,最小的鲤鱼可以达到两斤,最大的有8斤,鲫鱼最大可以达到7、8斤。”

  今年,汪家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建设“无公害食品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的发展定位,这让吴才海看到了更多的发展希望。“两年前,我在一个职业经纪人培训班上课时一个老师说,要发展必须走绿色食品这条路,这也是对市场、对老百姓负责任的做法,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吴才海说,他们的专合社会坚持免费提供技术给农户,并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激发更多人的养殖热情,帮助汪家镇以更快的速度走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发展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饲料 水稻 发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