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黝黑的李春风笑得很灿烂,就在松江他家的农场里,接待来参加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这次发布会的主题就是介绍松江的家庭农场,李家则是一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37家典型之一。
其实,这个农场在名义上是他父亲李爱云承包的,不过59岁的老人已经将种养的大任交给了儿子。他们家2007年之前承包了6亩地,2008年组 建粮食家庭农场,承包本村117亩农田。到了去年,则更进一步,在他承包的农田中,建设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承包农田也调整到200亩。
这个“种养结合”,就是建设了一个占地3亩、棚舍800平方米的猪场。在农场的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中心一位负责人李金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样的猪场花费可能要80万元。这对于普通农民家庭而言,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而现在李春风却不需要花一分钱。
猪场由松江区政府全额投资,“零租金”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现在每批次500头,年出栏生猪可达1500头。养猪不仅可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改善地力,因为它可以为200亩农田提供绿肥。
不过,这里的猪并不是农场所有,而是代养,他们与上海一家大型畜禽有限公司签订数年的协议,每养一头猪110天出栏,就可获得50元代养费。对 于李家而言,他们不需要面对市场风险,即便生猪有病,也主要是畜禽公司负责治疗。当然,农场也要保证生猪的存活率,否则也会被扣钱。这样算来,“每年种粮 收入达14万元,养猪6万元。”李春风说起一年的家庭收入很是开心,虽然他在田间出入,可也是开着车来“上班”的。
这一点,就是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描述的“让种地农民拥有体面收入”。因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留住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业劳动力,让 他们来耕种规模农田,经营家庭农场。如果人都留不住,现代农业不可能发展起来,留住人的关键是收入。“只有让农民通过农业劳动获得比普通工人高一点的体面 收入,农业才会成为体面的职业。”
目前,松江1173家家庭农场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户均10万元的收入水平又把农民重新吸引到农田里,部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更达到了人均近 8万元的年收入水平。这样一来,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开始乐意种田养猪了,争相回乡已成为松江浦南农业地区的普遍现象。盛亚飞说,这解决了农业现代化必 须回答的一个“谁来种地”的核心问题。
而松江这份答卷背后则是政府的投入,比如前述80万元的一间猪场建设,对于这种安排是否值得?盛亚飞告诉本报记者,实际费用并没有那么高,不过 政府对于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却是必需的。“我们财政本来就有支农安排。”他称,虽然上海三产中农业比重低,但不代表不重视农业,整个中国对农业的重视应该是 长期的。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也称,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以城带乡的趋势,政府对农业从业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农业的比较效益出现了。“像这种猪舍,使用年 限大概在15年,届时这个农民有钱了,他自己愿意继续建设当然是好事,再有困难政府再想办法。这些投入不算很大,是财政可以承受的。”
盛亚飞还说,下一步松江会加快推广机农结合模式,逐步将家庭农场的规模由目前的100~150亩扩大到400亩左右,同时还要全面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在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养殖来提高生产效率。
而李金龙则在设想,未来这些农场的生猪和粮食都会逐渐走“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道路,这样运作有两个好处,其一是保证食品在质量上的安全,其二是确保上海食品供应的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9-19/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