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东淄川区商家镇农机致富带头人-张海涛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商家镇的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在临近区县家喻户晓,在全市也小有名气。每当淄川区的农机手们提起合作社创立者张海涛的名字,都纷纷竖大拇指,因为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信誉高、服务好,效益好、口碑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是淄川区农机作业的品牌代表,是淄博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明星作业队”。

  1974年出生的张海涛,是淄川区商家镇前太村村民。自1995年从事农机作业生产至今10余年,熟悉各类农机具,拥有丰富的机具操作经验,是该地区小有名气的农机专家。

  多年来,张海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淄川区农机局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率先掌握了最先进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多年的优质服务,张海涛的机械操作水平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在广大农机经营户中获得了较高威望,他也通过农机作业致富,实现了资金积累,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换代,从数量到种类都达到了一定规模,2008年4月在其他农机户的推举下张海涛成立了淄博淄川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担任了社长。合作社成立后,他积极吸纳农机手、农机户入社,并采取带机入社、带技术入社等方式吸纳成员,不断壮大发展合作社。为了搞好管理,他克服时间紧、学历低等困难,系统的学习了合作社法、各类合作社管理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等知识,多次主动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合作社培训班,并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取经。在他的用心经营下,现海涛专业合作社成员已经达到24人,固定资产160余万元,拥有机械数量89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8台,免耕播种机14台,联合收获机15台,旋耕机36台,标准化库房面积四百多平方米。2008年张海涛被评为全市十佳农机户,2009年海涛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单位,成了远近闻名的合作社。

  现年36岁的张海涛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是个有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的人,1999年,他认准农机发展是方向,向亲朋好友借款5万元,买了台30马力拖拉机及相关农具,为当地百姓开展整地、播种服务,当年就取得了两万多元的收入,从此他便一心投入到农机事业中。

  10年来,他先后投入了80多万元,对原有的农机具进行升级改造,并配置了电焊机、角磨机、柴油机、氧气瓶等修理机械。农机作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他不仅在周边乡镇、区县的农机作业上大显身手,而且实现了跨区县和省市作业。2002年,张海涛开拓市场,带领同村及周边村的十余名机手赴胶东参加麦收跨区作业,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扣除油料费及管理费后,纯收入达40多万元。自此以后,张海涛年年牵头带领机手参加跨区作业,规模逐年增大,经济效益明显。由于张海涛带的跨区作业队作业质量好、讲信誉、价格公道,深受用户好评,胶东地区的荣城、乳山、平度等地的乡镇、村主动与作业队结成对子,达成了长年作业协定,使张海涛不仅成为了一名致富带头人,还成为了淄川区跨区作业品牌的代表人。

  为了当好带头人,海涛社长除了带领社员开展常规农机作业外,他更注重拓展作业市场,搞好合作社管理,提高社员经济效益。为此,他深谋远虑,积极开展与乡镇或村集体签订作业合同、开展一条龙作业的服务模式,他先后以合作社的名义与商家镇、罗村镇、以及周村、邹平的部分临近农业大镇签订了作业合同。由于合作社机械数量多、作业质量好、准时守信,首先得到了用户的信任;其次合作社因为连片作业、减少了损耗、提高了效率,而主动降低收费标准,让用户得到了实惠;三是合作社在签订作业协议或和合同时,方式灵活,采取了先作业,后集中收费得方法,缓解了用户的经济压力。所以,海涛专业合作社的订单作业一炮打响,每年不光淄川、甚至其他区县的农业生产大镇都早早找到海涛专业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合作社的成员入社后,也找到了“铁饭碗”,他们只要按照分工,保质保量干好活,就能分红拿钱,至于联系业务,催要工钱等操心的事全部由张海涛负责。合作社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记账,对于收入,除了抽取少量的合作社日常开支外,全部按照作业量平均分配给社员和机手。所以社员加入合作社后,感到既省心,有放心,这进一步增加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合作社承接各类订单,打好硬仗奠定了基础,仅2009年三秋,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14000多亩,其中耕播“一条龙”作业面积9700亩。现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服务范围除了“三夏”、“三秋”耕、耙、扶、播、收外,还扩展到园林绿化耕整土地、植树造林挖掘树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作业空间从淄川区延伸到整个淄博市,甚至远到胶东地区的平度、乳山等地;作业时间向冬、春两季延长一到两个月,机械使用率大幅提高,合作社单机平均年纯收入2.5万元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新机具 免耕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