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授陈欣将稻田中的鱼称为“动物工程师”。她告诉记者:“经过对20多个县的调研显示:通过稻田养鱼,水稻农药使用量降低了46%,化肥使用量降低了26%,饵料投喂减少了25%。通过对鱼的行为进行监控研究,我们发现鱼在稻田中做的一系列动作减少了人的很多劳动,比如除草和杀虫,鱼在稻田中来回游动使得杂草无法生长,同时它们撞击水稻,使得生长在水稻底部的稻飞虱掉到水里被其吃掉,因此稻飞虱的发生大幅减少。”
从“放水养鱼”到“放鱼养水”,可以说,稻田养鱼这种农作制度构建了一个生态、安全的生物环境,使得稻鱼相得益彰,互促共生。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这个系统,选择好的品种,建立现代化的种养技术,比如要选择适合耐低氧、耐浅水的鱼类品种,修建田间设施(沟、坑)等。”陈欣说。
“一亩田胜过一亩塘。”姚子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丽水,稻田养鱼虽然每亩只有200斤左右,但因其品质好,每斤可卖到20元,池塘养鱼每亩可产上千斤,但只能卖到八九元一斤,算下来一亩田的利润高于一亩池塘。
在德清县,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在全县6个乡镇建立了3680亩甲鱼养殖基地。
董事长王根连向记者介绍道:“水稻亩产1000斤,不施肥不打药,不仅产量增加了10%,品质也提高了,每斤可卖到18元;每亩可产甲鱼500斤,批发每斤可卖到60元,亩纯收益在1万元以上。”
王根连最早从事水稻育种工作,1992年起开始养甲鱼,2008年近千亩的池塘养殖甲鱼爆发了毁灭性的疾病,造成千万元的经济损失。通过查找原因,王根连发现,多年甲鱼养殖后,池塘积累了大量有机质和病菌引发了爆发性病害。于是,“开展稻鳖轮作和稻鳖共生,利用农作物吸收甲鱼残饵和粪便,转化成优质农产品”的念头油然而生。2009年开始,他就从鳖-稻、鳖-麦、鳖-油菜轮作起步,开展甲鱼塘的种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2011年开展了稻鳖共生等“一地多用”试验,也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年,公司1400亩面积都进行稻鳖共生规模化生产,计划明年继续扩大。
在稻鳖共生田的浅水处,记者可以看到甲鱼爬过的痕迹,而这样的稻田几乎看不见杂草,相当于有专门的人耘田,大大降低了劳动力。
“稻鳖共生在促进水稻生产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水产养殖发展空间问题。”德清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建应说,“通过种养结合,甲鱼和水稻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不说,稻鳖共生区域几乎没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清溪鳖业,不种水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种养结合模式已经把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紧紧捆绑在一起了,而且水稻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远远高于甲鱼养殖。”
青田县龙现村是著名的“中国田鱼村”,也是华侨村,该村1500人,在国外的就有800多人。村里500多亩耕地,全部都是稻田养鱼,田鱼干常常作为礼品被华侨带到国外。
村民杨民康有稻田养鱼20余亩,日子过得很滋润,他告诉记者:“家里世世代代养鱼,以前都是人放天养,现在科学养鱼不一样了,每亩能产鱼300多斤,水稻1000斤,田鱼干每斤150元,还开办了农家乐,年收入上百万。”
“养鱼是配角,增收是手段,稳粮是目标。”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俞永跃认为,“传统稻田养鱼解决吃鱼难问题,而此次稻田综合种养目的在于解决增收和稳粮问题。传统稻田养鱼重点在鱼的增产增收上做文章,而现在重点在米上做文章,立足米质提升、米价提高,因此粮食是主角,鱼是配角。”
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成为稻田养鱼发展新契机
记者在清溪鳖业稻鳖共生基地采访时,正赶上导游带着一拨来自杭州的市民前来参观,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听说这儿的米好,特意过来看看,品尝一下,再买点回去。”像这样冲着“清溪”大米和甲鱼组团来参观的游客每天都有。
“稻田养鱼靠一家一户很难推广,必须要通过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合作社的带动,整合起来打品牌,要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何中央告诉记者。
据何中央介绍,传统稻田养鱼的主体对象是山区的农民和渔民,而新一轮稻田养鱼的主体对象已发展到平原地区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现在稻田综合种养的组织化程度高,连片作业,规模经营,实现了合作化、企业化,产销一体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8-08/1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