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海南:养蚕3年 村民盖起洋楼


 

海南:养蚕3年 村民盖起洋楼

  竹朗村养蚕户观察蚕幼虫生长情况

  “这里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爬山也不累,跑步也不喘;在这里呆几天,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走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街头,记者被当作外来游客,一位热心保安略带调侃地说道,但眉宇间露出的是一种骄傲。琼中森林覆盖率达83.74%,被誉为“森林王国”、“天然氧吧”等,生态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位。

  每批蚕能卖3000多元

  在海南提到养蚕,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琼中。更有趣的是,一位多次报道琼中养蚕和预防疫病等情况的记者,被同行称为“养蚕专业户”。养蚕相比传统的水稻种植和橡胶收割,经济效益是否更高呢?

  6月5日中午,记者来到琼中湾岭镇竹朗村,刚到村口,就看到成片的、绿油油的桑叶田,不远处有农民正在采摘桑叶。随后,养蚕户陈业开的妻子采桑叶回来,由于蚕起眠后,吃得较多,所以直接将有桑叶的枝条割回来喂蚕。

  在居住的楼房旁,陈业开建了4间蚕房,外面搭了大雨棚,用来放置结茧的蚕网。桑叶堆放在屋子里,洒了一些水保鲜。大姐一边放桑叶,一边说,“外面刚结茧的是一批,这一批开始起眠,每天要早早起来摘桑叶喂食。” 蚕房里像下雨一样,沙沙声不断,后面的刚放完,前面的桑叶已经吃完一半。大姐很开心,“这比割橡胶轻松些,每一批蚕能卖3000多元。”

  从2006年开始,琼中开始发展养蚕、养蜂、养山鸡等特色新兴产业。从那时起陈业开就开始养蚕。“每年最多养28批,最少也养23批,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3年就建起这座2层楼新房。”陈业开说,现在橡胶和槟榔等还在种植,但主要还是养蚕。

  记者看到,陈业开的新房布置讲究,通风良好,院子与蚕房相通。

  陈业开说,目前,全村27户村民,有25户已种桑养蚕了。

  据了解,竹朗村养蚕采取公司+农民发展模式,经济效益比种水稻等传统作物翻3―4倍。目前,琼中的蚕种场、蚕茧收购站都已建成投入使用,茧丝绸科技园、桑蚕发展研究院和种桑养蚕技术培训中心已挂牌成立,缫丝厂已开工建成,初步形成种、养、收及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养蚕户的养蚕积极性高涨,已有5000多户。”琼中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25亿打造世界南药园。

  发展绿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提升绿色产业效益。5月底,省重点项目“世界南药园项目”在琼中长兴村开工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为6.4万亩,总投资额25亿元,于2015年完工。

  该项目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播、科技开发、南药种养加工、康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生态种植、森林旅游于一体。

  项目以南药养生为主题,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于一体,规划建设南药种植资源保护区、南药休闲种养区、南药研发加工物流区、生态型新农村、体验型风情小镇、南药种植资源休闲基地、南药雨林酒店等。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我省中部地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将引领南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探索康体养生新模式,推动中部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对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桑叶 橡胶 水稻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