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农业产业化带动 30万农户户均增收3700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涌浩 通讯员/周红燕)2011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现代农业园区总销售收入达81.9亿元,出口创汇3.6亿元,上缴税金5600万元,共带动农户 30.4万户,户均增收3700多元。昨日上午,全市农业产业化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在惠州宾馆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这一信息。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收入占农业总产值近半

  惠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詹小东表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一大创新,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近年来,惠州市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培育发展了东进农牧、四季绿和海纳农业等一批生产、加工、流通型的农 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了一批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了一批经营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 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带动一大批农户走上了产业化增收致富道路。

  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1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4家、市级8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7家,其中部级4家、省级25家、市级54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10个。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发展,大大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农业发展空间,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11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现代农业园区总销售收入达81.9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6%,出口创汇3.6亿元,上缴税金5600万元,共带动农户30.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8%,户均增收3700多元。

  “一事一议”奖补试点一年10万人受益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以往的公益事业项目主要由村委会决定,往往难以得到绝大多数村民的赞同和支持,难以有效调动村民筹资筹劳的积 极性。对此,广东省政府试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即开展建设一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要召开村民议事大会决定,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通过财政奖补资金进行 鼓励,建设项目通过批准立项的将获得奖补资金。

  2011年,根据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惠州市确定博罗县为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示范县,惠城区汝湖镇、惠阳区良井镇等5 个镇为示范镇。全市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5991.1万元,建设了一大批村道、路灯、绿化树、小型水利设施、环卫设施等农村 公共设施,直接受益的农民群众达1.75万户约10万人。

  该负责人表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完善了农村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机制,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是加快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化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