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东:大学生于红雨养蝗虫的创业故事


  他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当很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实习时,他却选择了回老家养殖蝗虫,如今,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蝗虫养殖基地,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就是天津大学在读研究生于红雨,以下是大学生于红雨养蝗虫的创业故事。

  短短的几年时间,于红雨的蝗虫养殖基地已初见规模,养殖效益也凸现出来,这让当地很多村民心生羡慕:“还是读研究生的有眼光啊,养蚂蚱比咱养鸡养猪都赚钱。如今,到于红雨蝗虫养殖基地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来自山东各地市,而更多的则来自东北、天津、辽宁、浙江、福建等其他省市。很多人在基地参观学习后自己也搞起了蝗虫养殖。而于红雨,则把养殖昆虫变成了自己的事业,他准备在毕业后,全面发展自己的昆虫养殖事业。

  一个电视节目让他迷上养蝗虫

  于红雨今年29岁,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曾做过几年建筑施工管理工作,2006年他考取了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研究生,现在仍是一名学生。

  2005年夏天,于红雨休假在家。很偶然从电视上看到关于养殖蝗虫的报道。一向喜欢思考的他心动了。“如果在家里承包一些土地,能人工养殖蝗虫,销路一定会不错的。”说干就干,他很快便风尘仆仆地赶到电视中报道的那家养殖基地,虚心向养殖师傅们请教学习。在养殖场住了四天,于红雨认真观察了蝗虫的养殖环境,并且记录下每一个阶段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棚里的湿度太大不利于蝗虫的繁殖等等。带着满满一本的养殖经验,于红雨回到了老家。

  趁着假期,于红雨一边着手说服父母,一边进行建房、打井等工作,不到一个月,他便建起了占地40多亩的养殖基地。一开学,于红雨把养殖基地交给父母和姐夫打理,而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与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蝗虫的销售。

  初遇挫折他曾想到过放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怀揣着厚厚的养殖经验,但是真的到了田间地头,这个从来没有种过地的年轻人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直到今天,于红雨提起那些难忘的经历,仍然会有一些激动。

  2005年的7月,正是潍坊一年中风最大、雨最多的时候,于红雨好不容易把5个养殖大棚建起来,把从外地引进来的种子象宝贝一样一颗一颗种在棚里。指望着不多久,就会蹦出很多的小蝗虫,为此,于红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大棚里,仔细地查看棚里的温度、湿度,小心翼翼的侍奉着这些即将出来的“小家伙”。

  天有不测风云,7月底的一天夜里,狂风暴雨突然袭击整个潍坊,暴雨过后,于红雨搭建的大棚有一半不见了踪影,剩下的几个也被吹得东倒西歪,一些引进的种子早就被水淹的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再出来了。

  怎么办呢,于红雨一个人坐在地头,有了想放弃的想法。想了半个上午,他最终决定重新开始。他找回了被吹走的网子,把那些东倒西歪的架子全部换掉。到市场上买来最结实的竹竿,整整忙活了两天,瘦了一圈的于红雨终于又看到了5个整齐结实的大棚重新在基地亮相了。他又千里迢迢到外地,重新引进种子,这一次他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小蝗虫。

  在随后两周的时间里,于红雨每天都蹲在棚里,测试温度、湿度,尽量为这些蝗虫宝宝创造最佳的生存条件。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到第15天的时候,第一茬的蝗虫成功出土了。好几个月的辛苦奔波终于换来了收获,于红雨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随着蝗虫一天天的长大,笑容渐渐从这个年轻人脸上隐去,因为新的更大的问题――蝗虫的销路摆在眼前了,而且刻不容缓。能把蝗虫养出来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能把蝗虫卖出去才能真正的实现养殖效益。不认识多少人,也没有多少关系的于红雨这回是真的犯难了。

  饭店不敢要,推销遇难题

  想来想去于红雨决定去当地的饭店推销自己养殖的蝗虫,但是,当他兴致勃勃把蝗虫拿到饭店去的时候却吃了个闭门羹。饭店说虽然都知道野生的蝗虫可以吃,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拿到饭店就会有人买,况且自己养殖的东西,质量上谁敢保证呢?万一有顾客吃完蝗虫有过敏之类的反映,不光是赔偿医药费,那饭店的生意肯定也就完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大棚 种子 养殖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