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文化的余韵刚散,送戏下乡的锣鼓又敲打起来了。“道情、耍孩,还有那现代戏,让我们饱了眼福。”这可乐坏了右卫镇的乡亲们。
曾几何时,“看书难,看电影愁,想看大戏更是掰着手指算。”折射出右玉一些贫困山村群众对文化精神食粮需求的热切渴望和文化下乡需要直接面对的挑战。
如何在富了贫困山区百姓腰袋的同时也能富起他们的“脑袋”?近年来,右玉县实施政府买单、群众免费享受的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经济致富文化致富
牛心乡盘石岭村的村民们去年可算是过足了个文化年,县里的道情剧团和电影放映队都来了,全村男女老少足足乐呵了三天。
而这都源于一次调研。“我是盘石岭村一名71岁享受低保的老人,这几年,村里养羊种田,村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大家很高兴。但有件事想反映一下,就是我们村除了个电视匣子,全村再无其它基本文化生活,看不上电影、听不上戏,精神很苦闷……”
这是右玉县委宣传部傅存新在牛心乡盘石岭村调研过程中老百姓反映。听到反映,傅存新当即安排分管领导联系电影放映队到盘石岭村放映电影。电影进村的消息一传开,蜂拥而至的群众把放映队围了个水泄不通。放映结束后,村民们还再三挽留放映队,不想让他们离去。
放映归来,工作队员的反馈信息深深触动了傅存新部长。很快,以宣传部门牵头联合文化部门派出调研组,对贫困山区群众文化生活现状和需求展开大调研:一些地势偏远农村,虽然贫困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文化生活不富裕,村民空闲时间文化生活单调乏味。
“贫困农民不仅要经济富起来,也要文化富起来,应该让他们尽快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县委书记、县长苏连根一针见血地指出。右玉文化惠民的步伐再一次加 快了,以政府买单、群众免费享受的形式,为文化低保对象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优先为偏远地区山村建一所“农家书屋”、每年送一场戏或晚会和12场电影,为 农民工建起文化活动室。
精心调制“文化盛宴”
为确保文化惠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宣传部牵头,文化、财政、民政、农业、城建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科学统筹,精心“烹饪”。
为保证能够送戏下乡,该县规定:县道情剧团每年至少下乡演戏200场的演出任务。为让群众看上高清晰度电影,县里投资100万元新建数字电影地面卫星接 收站,购置胶片拷贝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组织了12支放映队伍,配置数字电影设备14套。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室出台了标准化建设方案。
为实现文化惠民工程的“不间断”和“可持续”发展,县里制定出台了《文化惠民工程监督考核办法》《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协议》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在资金投 入方面,文化惠民工程列入县财政预算,建立了统一的文化低保专门账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加强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文化惠民成果丰硕
文化惠民工程的“星星之火”,形成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燎原之势”,在右玉县处处能感受到文化惠民的丰硕成果。
春耕备耕之际,当记者走进右玉县威远镇威东村的农家书屋时,村民们正聚在一起读书看报,学习和钻研种养技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充满了这间于年内刚刚建成的农家书屋。
党建读物、科普读物、文学读物、蔬菜种植技术、家禽家畜养殖技术……记者看到,所有书籍按类别分柜存放,整洁有序,非常便于查找。“在冬季,我们每天早 上8点钟开门,晚8点才关,一天12个小时的开放时间内,村民们随时可以过来看书。”该村的大学生村官兼书屋管理员小曹告诉记者。
“我种了6亩大棚,深知科技种菜的重要性,为此曾经亲自跑到山东寿光看过,所以,这个书屋建起来后,我是常客,天天都来,我想通过学习,再增加大棚的种植 效益。”正在看书的村民马宝笑呵呵地说。“我喜欢看小说,以前村里人手手相传的历史演义小说,我都看烂了,现在有了这个书屋,我又可以大饱眼福了。”“我 是一名党员,我希望通过读书来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我常过来学习。”“眼见着这儿的人气这么旺,天天坐得满满的,我爱热闹,一个人闷得慌,所以,也 过来凑凑热闹,看看书,回去好教育孩子!”村民们对书屋是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4-0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