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云南石林“阳光花农”赵红学:花卉产业扮靓生活


 

  全国鲜花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中,就有六七枝来自云南。“美丽事业”如何创造?我们来到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走近“阳光花农”赵红学。

  赵红学正在自己的鲜花大棚里忙活。两个大棚近8亩地,近20万株康乃馨煞是壮观。“一株康乃馨可以发5枝,两年内能开5次花,夏天一次90天,冬天约110天”,赵红学侃侃而谈:“一株花苗成本两三毛钱,一亩大棚栽八九万株。”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昆明市呈贡县的花农逐渐向外转移扩散,石林县鹿阜街道办就建起了3000多亩花卉产业基地。走进基地这片花海,但见玫瑰争奇斗艳,非洲菊姹紫嫣红。还有洋桔梗,有美国绿、雪莱紫、玛丽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赵红学家住鹿阜街道办小老挖村,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一家公司干了1年文秘,得知锦苑花卉公司租了村里的地搞起花卉大棚,就下决心回到老家租大棚当花农。

  其实赵红学“弃工务农”,是做了一番调查的:锦苑花卉负责技术培训,以最低两毛每枝的价格回收康乃馨;一个大棚租金每年一万五,成本算下来也就四五万元。赵红学告诉记者:“政府正好对创业大学生提供5万元贴息贷款,我心里才有底。”

  2009年刚投产不久,赵红学的康乃馨就遭遇病虫害:锈病、叶斑病、火蜘蛛轮番进攻,赵红学每天6点就打着手电筒进花棚,晚上9点多才回家,边干边钻研。碰上来花卉基地讲课的专家,他更是撵不走地问这问那。

  2010年,赵红学逐渐摸出了种康乃馨的门道,当年净赚了14万元!“我种的‘阿诗玛’,还走进上海世博会,作为会议用花。”赵红学说。

  赵红学的花棚里,滴灌设备、自动施肥设施一应俱全,扭下开关就行了。操作记录上,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摘病叶、浇水、开棚顶的时间、人员。赵红学告诉记者:“花棚里雇了4个人,忙的时候要雇十来个人,都是附近农民,一个月1000多块。”

  有了“美丽事业”的舞台,今年春节前,赵红学被县里评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开会那天正好碰到一个做公务员的同学,赞叹赵红学是“阳光花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花卉 产业基地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