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贵州镇宁自治县民众利用文化资源创造致富


  唱歌跳舞能发家致富,青山绿水能当饭吃,就连穿针引线绣蜡染布,也能赚老外的“外快”……在充满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镇宁自治县,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利用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创造了许多“文化致富”的成功案例。

  “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在成为几届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的系列活动中,参加了“唱山祭水”和开幕式演出及民族风情大展演演出的群众演员之前,镇宁自治县黄果树镇石头村22岁出头的伍文燕,是附近众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之一。而今,伍文燕白天是农家乐餐馆的小老板,晚上则穿着布依族服装去演出,有时还兼职做导游,他说:“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做群众演员月工资500多元,有时兼职做导游,一次收入50元,还能好好经营家里的餐馆。去年,伍文燕家新修了一间三层的楼房,加上装修,总共花了20多万元,伍文燕说,这些钱大部分都是近几年做导游、经营餐馆的收入。

  “以前村里80%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现在有这么好的挣钱途径,外出务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伍文燕说,现在村里人也“与时俱进”,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不断增强,办农家餐馆、唱山歌赚钱,轻松而愉快。

  伍文燕是镇宁自治县众多依靠民族文化致富的群众之一。在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镇宁正在探索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以整合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以特色文化项目为载体、以农民为建设主体、以富裕农民为中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致富”新路子。

  “五种模式”带动“文化致富”

  “依靠文化能致富吗?”据了解,镇宁自治县在实施“文化致富”工程之前,镇宁组织专家深入全县15个乡镇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镇宁各地依靠文化致富的5种模式。

  “扁担山模式”,以布依族蜡染服饰、铜鼓十二调文化为品牌,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项目带动型;“江龙模式”,以苗族夜竹王文化和万亩茶叶基地等民族文化产品为依托,使之项目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民族生态文化型;“募役模式”,以黄龙湖发展民族民俗娱乐文化为特色,开发生态旅游,建设富裕家园的休闲文化旅游型;“大山模式”,以农民自办文化节为载体,科技“搭车”引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文化型;“六马模式”则结合本地低热河谷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以文化知识致富。

  如今,农村群众不仅仅只满足于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活动,更多农民表达出了“掌握科学文化致富技能、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增强市场开发能力”的渴望。

  为满足农民开发文化资源的意愿,近年来,镇宁各级政府部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文化致富”工程纳入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2007年开始,镇宁利用各地文化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寻求文化服务与农民致富项目、农村优势产业开发、乡风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共实施了10多个各种类型的“文化致富”工程试点项目。

  “文化建设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2010年来镇宁‘文化致富’工程的富民成效说明了这一点。”县委书记刘庆说,文化本身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越来越显示出文化生产力对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送文化”变成“种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在发展中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文化也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镇宁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金越生局长认为,只要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挖掘民族文化的产业潜能,优秀民族文化不但能成为精神财富,也能转化成可观的物质财富。

  “以前‘送文化’到农村,是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文化需求,但要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种文化’才是根本。”刘庆说,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型产业,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这样的“种”法,文化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扁担山乡是“布依蜡染之乡”镇宁自治县的蜡染布生产基地,当地制作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蜡染服饰这个过去布依族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如今已成为远销海内外的精美手工艺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茶叶 产业化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