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河南西峡县:代表建议兴产业 农民增收又致富


  “俺头茬香菇卖了13000元,农民种菇可真划算!”。在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香菇交易市场上,笔者看到刚卖完香菇的王大爷,满面春风地细数着手中的一沓钱。

  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境内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是猕猴桃、食用菌、山茱萸等珍稀物种的最佳适生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质朴的西峡人一度过着“靠山吃山”的贫困生活,“卖柴为挣钱,养猪为过年”也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发家致富一时成为县人大常委会的热议话题。1997年4月,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特色农业专项调研,并赴湖北、浙江、福建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在实地调查、认真比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向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菌、果、药”特色产业的建议,县政府积极采纳,迅速制定了《西峡县关于建立菌、果、药优质商品基地十年规划》,并在全县迅速组织实施。

  发展一项新的产业谈何容易,除了适宜的地理条件和生长环境外,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能否赚钱?群众顾虑很大!

  为了推动“菌、果、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乡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号召每位人大代表掌握一门种植技术、发展一项支柱产业、建立一个示范基地、帮带一个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丁河镇北峪村县人大代表程新亮,致力于菌类生产,带头发展袋料香菇3.2万袋,当年收入6万元。同时,程代表还积极协调小额贷款,帮助本村11个贫困户发展袋料香菇28万袋,当年户均净收益35000元。丹水镇英湾村县人大代表李素娟带领广大乡邻大力发展猕猴桃,使所在的村组分别成为千亩猕猴桃生产专业村和百亩生产专业组。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1200多名,有近千名参与发展“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成为全县一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和发展,该县以猕猴桃、香菇、山茱萸为主的特色产业实现阔步发展,逐步成为该县农业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因素和坚强支柱,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双龙香菇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该县香菇出口6558 吨,交易额达1.32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6%,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县。全县袋料香菇发展规模达1.5亿袋,猕猴桃10万亩,山茱臾3.5万亩,仅此三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净增3600 元,全县43万人民年增收8亿元。

  提起这些,西峡县太平镇上口村香菇种植专业户李广超自豪地说“这几年光景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明年也准备买辆小轿车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猕猴桃 山茱萸 组织实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