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让马铃薯成为“金蛋蛋”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妇女马则乃白,依托东乡县丰富的马铃薯产业资源,2009年,创办起了汪集乡友谊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东乡族自治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为临夏州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佼佼者,在偏远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社为东乡马铃薯成功注册了“萨尔塔”商标,马则乃白被评为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创造了令人刮目的业绩。  今年46岁的马则乃白是东乡县汪集乡咀头村街道社农民,由她领办的汪集乡友谊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年创利300万元,纯收入达20万元,马则乃白成为了当地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和马铃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马则乃白,自幼失去父母双亲,左脚和腰部患有残疾,但她却没有因此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92年,马则乃白从汪集乡信用社贷款500元,又借了200元,做起了批发蔬菜的小本生意。她带着干粮和茶水,每天早上坐班车到兰州、临夏蔬菜批发市场,往返于汪集、达板等集镇零售。1995年,她和本村两名妇女合伙做蔬菜生意,这一年她收入了3000多元。用第一次创业挣来的钱,她买了一辆“兰驼”牌农用车贩运蔬菜。从三轮车批运蔬菜起步,到2008年底,马则乃白年均收入达8000多元,她用13万元又买了一辆“北京福田”10吨货运车,家里也盖起了新瓦房。

  马则乃白手中有了钱,她致富思源,始终没忘记父老乡亲们。马铃薯种植是东乡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到马铃薯丰收季节,农民自发外运,由于规模小,常常卖不上好价钱。马则乃白说,那时,她经常看到外地客商将当地马铃薯装进印着“内蒙古特产”的包装袋,看着东乡的马铃薯转眼变成了外地特产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东乡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呢?于是,2009年初,马则乃白和马忠孝、马克勤、马也米乃5位村民,投入资金 50万元,于当年5月17日,成立了汪集乡友谊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集马铃薯收购、销售为一体,并在种植、贮藏、资金、信息等方面,向农民提供服务。合作社购销网络覆盖7个乡,辐射风山、高山、车家湾、沿岭、那勒寺、果园等9个乡镇马铃薯销售的主渠道。 同时,马则乃白积极申请产品品牌,终于在今年的1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受理了合作社“萨尔塔”品牌的申请,从此东乡马铃薯有了自己响亮的名字。

  东乡马铃薯源源不断走出山门,远销到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合作社马铃薯年购销量达12万吨,销售额达9000万元,创利300万元。今年以来,每逢集日,该社购销马铃薯近50吨左右,每天销售收入达2万元。

  每当赶集日,看着四乡八邻的农民开着三轮车赶集,将马铃薯驮运到合作社并堆成了一座座山,马则乃白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看见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村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马则乃白对未来也更有了信心。目前,汪集乡友谊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成员35名,筹资100万元,参与合作社经营的农户发展到了1万多家。该社有56名常年雇用工,在马铃薯产销旺季,最多时达到100多人,人均月收入800元至1200元,其中有40多名是妇女,她们都是利用农闲时到合作社打工。风山乡赶集的一位农民说:“合作社收购马铃薯,价格合理,方便了农户,马则乃白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客商陈万伍说:“马大姐人很实在,做生意讲信用,我们跟她合作了10多年。”

  敢闯敢干的马则乃白,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在汪集乡友谊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土豆随着外运而身价倍增,如今成为东乡族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让东乡农民尝到了马铃薯的甜头。

  站在“萨尔塔”东乡马铃薯招牌旁,憧憬合作社未来的马则乃白满怀自信地说,下一步她将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办公设施,以及贮存马铃薯、小麦、玉米、化肥的仓库,添置150吨电子地磅秤,购置2辆货运车,安排150多名农村妇女再就业,不断拓宽合作社业务范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蔬菜 高山 规模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