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古浪县南部山区大棚双孢菇开辟致富新路子


  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今年种植的150多座大棚双孢菇在大旱之年喜获丰收。近两年,古浪县南部山区探索发展以大棚双孢菇种植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在乡上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今年我种了5座双孢菇大棚,每座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1万元,种大棚双孢菇比种啥都划算。”双孢菇种植户马国道出了心里话。据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县科技局技术人员介绍,从2007年开始,县科技局根据双孢菇生长特性,在西山堡村试种了15座双孢菇大棚,增收效果特别明显。目前,西山堡村共建成双孢菇大棚150多座,今年,大部分棚的收入都超过了1万元,效益很好,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比较高。同样,该县黑松驿镇小坡村的群众也从双孢菇种植中尝到了甜头,种植大户杨文玉说:“我今年种了8个蘑菇棚,目前收入超过了8万元,种大棚关键要靠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的种植效益,古浪县科技部门在组织群众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引进了双孢菇二次培养发料和架子菇技术,在十八里堡乡赵家庄村进行试种,一举成功。架子菇技术是一种立体式栽培技术,每棚的种植面积和效益是原来的2—5倍。

  近年来,古浪县按照“一产调结构”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农民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明显的效益。通过试验示范,该县在南部山区古丰、十八里堡、黑松驿、黄羊川等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共建成食用菌大棚740多座,种植品种以反季节双孢菇为主。为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今年,县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南部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利用3年时间,使全县食用菌大棚发展到2000座以上,种植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年总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以上。按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目标,今年,县上投资66万元建成了古浪菌种繁育场一处。同时,将食用菌产业延伸到山区的干城、横梁、新堡3个适宜种植的乡镇,实现食用菌产业在南部山区的全覆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食用菌 黑松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