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赛罕区金河镇蔬菜种出富农大产业


如果说首府市民的菜篮子中有一半的菜出自赛罕区,那么这其中三分之二就来自金河镇。如今的金河镇,不仅有一排排的奶站、奶联社,更是在绿色平原上建起了一座座设施农业大棚,在丰富首府菜篮子的同时,更是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特色产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提起赛罕区金河镇,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家家户户以养奶牛为主,奶业曾经是当地农民和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让当地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更是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了赛罕区金河镇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金河镇副镇长杨宏志对记者说:自金河镇提出以“立足奶业,发展菜业,强化工业”为指导方针以来,大力开发新菜田和建设蔬菜保护地,截至目前金河镇共建蔬菜保护地4999亩,普通温室大棚1177亩,厚墙体温室3822 亩,现已建成规模化一百栋以上的厚墙体温室园区7处,蔬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今年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百个重点示范园区”之一,承担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

根堡村村民张喜印在谈到这两年的收入变化时高兴地说:“2006年的收入仅5000多元,而从去年起,承包了蔬菜大棚,年收入就达到了20000余元。”近年来,当地政府在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从资金、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对菜业的扶持力度,在生产技术上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多次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取经,并远赴沈阳、吉林、山东、浙江等地考察,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引进专业院校的先进科研成果。同时还积极与大型农业研究推广机构合作,聘请外来技术人员与当地科技人员辅导和培训农民科学种植蔬菜。科学规划,科学种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大力培养科技示范户,以点带面,带动农民种植绿色无污染的蔬菜,让绿色成为金河镇蔬菜的品牌。

土生土长起来的润土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科技引导、乡村农民技术员牵头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目前该社已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 5000亩温室及露地蔬菜的种植,直接受益农户1000户,新增就业500余人,前白庙、后白庙、根堡、舍必崖、八拜5个行政村的520户农民加入了“润土绿”合作社后,蔬菜种植从零星种植转化为规模种植,从品种杂乱到订单种植,从零售转化为批量上市,村民尝到了规模化种植和合作化的甜头。

今年,金河镇还将建设2万亩厚墙体温室蔬菜保护地,并且依托宾悦大酒店、金宇集团等大型企业,在舍必崖村、根堡村打造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采摘园和生态观光农业园,届时金河镇将成为首府地区最大的蔬菜、观光旅游集散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温室 大棚 奶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