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绿春源”合作社 发展绿色蔬菜生产


  □ 300多户菜农集资80多万元成立了“绿春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建示范基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销售;统一市场开拓

  □ 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农村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 合作社菜农蔬菜实现尽产尽销,每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

  □ 目前本市注册的合作社已达1717家,注册资金超45亿元

  时下田野一片碧绿,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的“绿春源”蔬菜合作社1000亩秋茬蔬菜生长正旺。在露地菜田,菜农们栽种的绿牛油、芝麻菜、罗勒、罗纹等西餐鲜食生菜一片葱绿。蔬菜大棚的白茄子秧苗已长到一人多高。36岁的合作社菜农张陆正在捆扎大棚防虫网。他告诉记者:“今年天气炎热,虫害特别多;以前只靠打药,效果不好。现在合作社专门派人来让我们利用防虫网把虫子挡在大棚外面,这招非常管用。我这个不到1亩地的大棚,估计这一茬要赚 3000多元。”

  “绿春源”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张海平告诉记者,自2005年开始他们选中这里开展西餐生菜种植。但几十亩的蔬菜基地限制了扩大生产;而周边许多村子里的菜农有菜田却苦于没有人引导,种不出高档优质蔬菜。为此,2007年2月,他们和310户菜农组织起来集资80多万元成立了“绿春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设供销科、财务科、生产科、检测室、净菜车间五个部门。采取“五统一”策略: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统一组织开展社员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指导、咨询、培训;统一组织采购、供应社员需要的种子种苗、生产原料和农用物资;统一组织收购和销售社员产品;统一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和市场开拓。现在有机蔬菜面积扩大到了250亩,合作社菜农种植水平也大大提高,每亩菜田增收达到了3000多元。

  目前本市注册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1717家,注册资金超过45亿元。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农村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壮大专业合作对于实现农业科学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都具有很重要的推广价值。“绿春源”是被国家农业部认定的优秀蔬菜专业合作社,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一)

  在“绿春源”蔬菜合作社8号大棚里,菜农李良正在半人高的番茄秧里悬挂一块块黄板。他指着一块长60厘米、宽50厘米的黄板说:“这块黄板成本不过5元,却可以粘住大量的虫子。这都是蔬菜合作社指导制作的。有了这些东西,我这个0.7亩大棚120元的农药费就可以节省不少。”

  “120元农药费”?

  面对记者的疑惑,合作社主管生产的经理马云鹏告诉记者:“为限制菜农多打农药,我们对合作社菜农实行了严格的种植环节的管理。规定每个大棚的蔬菜从种到收,农药使用费用不能超过120元。超过了这个标准不仅菜农自己担负多出的药费,还要受重罚;少用农药,剩下来的钱归菜农自己,还适当给予奖励。今年高温、高湿天数多是蔬菜生产的一个困难期,病虫害多。过去传统的方法就是集中喷施高毒农药,现在我们给310多户菜农统一购买了低毒农药和生物制剂,从源头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再配合我们的物理防治方法,绝大部分蔬菜病虫害都可以有效防治。另外,种植有机蔬菜的农户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如果发现菜农使用,将销毁种植的蔬菜。为确保蔬菜质量,我们对蔬菜的采摘期也严格限定,规定最短的也要在喷洒生物制剂7天以上;如果菜农提前采摘,我们也要重罚。”

  在“绿春源”大棚区,记者发现还有十几个大棚被封得密不透风,什么样的蔬菜可以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生长?马云鹏笑着说,现在这些大棚的蔬菜已经采摘完毕了,目前正在进行高温闷棚消毒。像目前这样的天气,密封的大棚里10厘米地表下温度可以超过70度,20厘米的深处可以达到45度,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另外几个大棚,十几个合作社菜农正在深耕施肥,只见他们把鸡粪、牛粪撒入深耕的土壤里然后撒生石灰。菜农徐春辉一边撒着生石灰一边说,以前俺种菜从来没用过这种方法,根本不清楚对土壤还要消毒。前年,公司派人给我们指导高温闷棚,每个蔬菜大棚还提供两袋50公斤的生石灰消毒,发现效果特别好。以后种的茄子再没发生烂秧苗,每亩增收了2000多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检测 生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