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种菜铺就致富路


       离石区信义镇严村,有一位靠种蔬菜致富的能人,叫王海云。多年来,他潜心钻研种菜技术,种植的2亩大棚蔬菜,年纯收入4万元以上,成为当地蔬菜高产高效种植典型。

  学种菜几多艰辛

  王海云,三十多岁,既是严村的一个村民,又是昌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骨干。在他家的蔬菜大棚里,我们看到青椒、尖椒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的新蔬菜大棚是去年盖的,还装有自动拉草帘设备,这高科技的玩意就是不错,去年光这两个蔬菜大棚就收入四万元呢。”在一旁侍弄蔬菜的村民王海云高兴地告诉我们,“不仅是大棚高科技,还是无公害种植,施的是农家肥和沼渣沼液,喷农药用的是蔬菜合作社提供的背负式喷雾喷粉器,不会造成农药残留”。

  说起当初为什么想起种菜时,老王有些激动地介绍当时的情况,早在1994年,严村试图改变单一粮食种植的传统,建起了10座蔬菜大棚,这个好消息让一直以种地为生的王海云等村民心里“活泛”了。在村委会的协调和大力支持下,王海云和村里几个农户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蔬菜。由于经验技术不足,最初种菜也出现了病虫害、长势不好等许多问题,村委会了解情况后,就组织第一批蔬菜种植的农户到蔬菜种植先进地区实地参观学习,同时还邀请市科协的王建忠主席下到田间地头,讲解蔬菜种植育苗、防病虫害等知识。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实践,王海云等农户掌握了许多种植大棚蔬菜的知识,又开始信心满怀地重新投入大棚蔬菜种植中,终于尝到了种大棚蔬菜的甜头。

  巧种菜勤劳致富

  “我现在每天就像照看孩子一样伺候着自家的几亩蔬菜”。王海云说自己已经种菜种上瘾了,如今两天不到自己家的菜地里转转,他的心里就空落落的。

  几年下来,王海云已经从一个对蔬菜种植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变成了种菜的“土专家”了。他种菜的主要诀窍一是“光照调节”,要根据所栽培蔬菜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在棚内种植。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有西瓜、甜瓜、番茄等,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不足时,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宜中等光照强度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胡萝卜、辣椒等;比较耐弱光的蔬菜有芹菜、菠菜等。二是“温度调节”,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为敏感,在最适温度下,蔬菜生长发育迅速,光合作用旺盛,制造和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最多,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三是“水分调节”,主要是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不同的蔬菜需水量不同。同一种蔬菜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水分也不同,要根据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的要求合理灌水。四是“土壤条件与施肥”,塑料大棚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五是“气体条件调节”,温室大棚是一个比较密闭的环境,其气体条件与露地有所不同。采取通风换气、合理密植、摘除基叶、整枝打杈、插架、高矮植株间套作等措施来改善通风条件,加速植株间的空气流动,及时补充CO2,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教种菜传播科技

  王海云种蔬菜种“精”了,成了当地蔬菜种植行业的“名人”。许多农户前来参观取经,他总是认真接待,耐心介绍。近年来,在王海云等一批农户的带头下,严村多次组织农民到外地考察学习,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科学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他们依照取得的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成立了昌信蔬菜合作社,筹集会费1万元,为合作社成员及其村舍周边的群众提供蔬菜基地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蔬菜等农副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

  如今,严村日光节能温室蔬菜大棚已超过90个,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富裕了该村农民,严村也成为吕梁市区菜篮子工程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说到今后的发展,王海云信心十足,“有这些年种菜的经验,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有这么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的蔬菜种植一定能搞出名堂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蔬菜大棚 壤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