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法娣:当时我来了几次以后,就感觉到这个树这么砍太可惜了,就砍掉的地方跟不砍掉的地方,它这个环境就好像完全是两样了。
从那时起,孙法娣就隐约感觉到随着山上的树这样砍伐,总有一天,有树的山会变成宝贝。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有了山,就有了资源。而那时鸡昂头这座坟山没有人看好,承包起来价格只有多少,于是孙法娣用工作时的积蓄包下了这座山。
当孙法娣看时机已到,准备动员大家迁坟、开发荒山的时候,正好和政府的规划赶到了一起。孙法娣的山正是规划的景区中的一个景点,镇政府为迁坟的村民统一安排了公墓,每迁一个坟头政府补贴200元钱,孙法娣就积极协助政府做大家迁坟的工作。
孙法娣:然后我就借了这个东风,那么配合政府大量的移坟,大规模的移坟。
在政府的配合下半年的时间,山上400多座坟就迁走了300多座。
随着村民们不断的迁坟,孙法娣有一个外号也在镇上流行了起来。
龙门镇村民:都这么叫她的,认识的人都叫她孙二娘的。
龙门镇村民:我们孙二娘这里是姓孙的呀,这里姓孙的就孙二娘。
因为孙法娣胆子大,掉到坟坑里也不怕,再加上她做事干脆,平时为人也挺仗义,所以镇里人才这样叫她。村民们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孙法娣却不喜欢这个外号。
但是孙法娣自己也没有想到,3年后,她会靠这个外号为自己赚来每年200万的财富。孙法娣要开发的坟山到底跟她的外号有什么关系呢?
孙法娣:龙门客栈,结果龙门客栈一叫就叫响了。
没想到,这个名字竟和一部电影的名字相吻合,而电影里的女主角也很有名。
这部电影竟为孙法娣做了个广告。冲着这个名字,到孙法娣的店里吃饭的人就很多。而孙法娣想到了一个更能给店里增加人气的办法。
记者:这个族谱代表了什么呢?
孙法娣:这族谱就代表我就是那个孙权的后裔。
族谱上显示,孙法娣是孙权的64代孙,有了这个东西孙法娣就多了一个宣传口号。
孙法娣:就是我是反正皇帝的子孙,孙权的后裔,感觉到就是我是皇亲国戚吗,对不对。
游孙权故里,到孙权的后人承包的山上吃农家饭,成了孙法娣的最大卖点。正在孙法娣为自己的生意津津乐道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生意慢慢的淡了下来。
龙门古镇,本是孙权的故里,所以镇里90%的人都姓孙,都是孙权的后裔。自从孙法娣打出这个招牌后,很多人都开起了餐馆,打出了孙权后人的旗号,游孙权故里,到孙权的后人家吃农家饭成了大家共同的卖点,就在孙法娣为她的生意发愁的时候,偶然的一件事,让她眼前一亮。
2006年的一天,孙法娣正和往常一样在店里休息,突然有一群年轻人在饭桌边吵着要见老板娘。
孙法娣:他们就说我们想看看你们的老板是什么样的。
孙法娣开始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快跑出来。
孙法娣:好多人说,哇,孙二娘。
看到这些年轻人诧异的表情,孙法娣有点摸不着头脑,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从杭州市区来。而龙门客栈和孙二娘,早就被前面来过的游客通过网络传播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游玩,都会慕名来看看传说中的龙门客栈。
游客:以前有那叫什么电影了,就有一个《龙门客栈》的电影的嘛。
孙法娣:其实有些不知道的,还以为我非常年轻,非常漂亮,是个张曼玉,什么样的,然后后来慢慢他们知道,我已经是老大娘了。
以前,孙法娣并不喜欢这个外号,总觉得“孙二娘”听起来是个母夜叉,但是这次,她突然发现,孙二娘加上龙门客栈竟然能给她带来更多的客人。既然能给店里带来生意,孙法娣干脆就利用各种机会把她孙二娘的外号叫得再响一些。
孙法娣:把我们大家都拍下来,别光拍我自己。
2006年,孙法娣参加了富阳市的老年操队,代表市里到处去演出,身份就是龙门客栈里的孙二娘,在老年操队的4年时间,孙法娣得了很多奖牌,龙门客栈和孙二娘的名气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她也尽量多地把电影中的因素用到她的客栈里。
2008年孙法娣推出了一个新的小吃——“人肉包子”。不过,这个“人肉包子”可不是文学影视作品中真正的孙二娘做的人肉包子。
孙法娣:这个人不是人肉的人,是仁慈的仁,就是这样。龙门客栈是服务行业吗,所以我们对远方来的客人就有一种仁慈的,就有一种诚信的,不能坑他们的,就是要让他们吃的好,吃的满意,价格实惠,就这个意思。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7-02/2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