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农民艰难育种路 张家离奇发家史


    日前,黑龙江省国家级贫困县林甸县三个乡的1000余户农民多次反映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拖欠他们四年的制种款多达1000多万元。这种状况不仅 使农民们四年来的投资血本无归,也使他们走上了返贫之路。 

    40页村民红手印怒指“拖欠龙头” 

    林甸县宏伟乡太平山村农民魏启文等人向记者反映,1987年,以张志友、张志发兄弟为首的张氏家族开始在宏伟乡繁育西瓜种子,张家提供原 种卖给农民,农民用此原种培育出种子后再交给张家,由张家销往别处。农民们说,当时搞育种确实尝到了甜头,800元的原种能种10亩地,毛收入可达 5000多元。虽然张家在回收种子后有时要拖上一年才给钱,但农民总还是能拿到手。看到育种能致富,许多农民纷纷托人情、找关系为张家育种。张氏家族的育 种事业越搞越大,1997年成立了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最红火时,给他家育种的农民达到1700多户,遍及林甸县的宏伟、东兴、四合三个乡。那时几乎每 个村屯都有庆农研究所的组织网络,张氏家族还成立了制种联合会,任命亲属为会长。 

    农民们一心一意地为张家育种,但2001年他们突然遭遇了拖欠:2000年交给张家种子后应得到的钱款在这一年没有拿到手。由于张家原来 信誉好,农民们也没有当回事,2001起年继续为张家育种,一直到2005年。但结果却是:部分农民只拿到了2001年的育种款,而2000年、2002 年、2003年和2004年四年的育种款却杳无音信。农民们说,一开始没有拿到款还只是担心,后来就变成了失望直至绝望。 

    面对多年的拖欠,农民倍感绝望 

    魏启文、李德顺等农民说,原本认为可以走一条致富路,现在由于张家连年拖欠种子款,他们变得血本无归,有的农户今年春种时连肥料都买不 起,只能白种下地。 

    农民艰难育种路,张家离奇发家史 

    这些农民反映,多年来搞育种致富,他们付出的是数不尽的辛苦甚至是血汗。为了育好种,每天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到地里揪"父本花"授粉,晚 上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吃饭,一棵秧每天至少得摆弄两遍。为了不误生长期,经常是天上下着大雨,农民披着塑料布在地里干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育 西瓜种,宏伟乡核心村三屯农民徐洪军的妻子在地里授粉时,竟遭雷击而死;东兴乡长发村六屯张喜成的妻子在授粉时,因太阳暴晒诱发脑出血,至今瘫痪在床。为 了育种脱贫,这些勤劳而善良的农民付出了数不尽的代价。 

    农民李德顺给记者算了两笔账,第一笔账是农民育种的收入:他们需要买原种、化肥、地膜,交特产税,交张家种子纯度鉴定费,再加上当时的农 业税、亩提留等,一亩地的成本约460元钱。到收获时,平均亩产种子80斤,按张家"代卖"的价格,每斤按纯度不同可分别获25-30元,这样农民每亩纯 收入为2000余元。第二笔账是张家"代卖"种子的收入:张家把从农民处收来的种子经过包装再卖出去,农民从市场上看到的价格是一盒4两204元钱,最低 时还卖80元钱一盒。按平均卖价100元/盒计算,张家一斤种子至少挣200元钱,是农民所得利润的许多倍。农民反映,光是1999年一年,张家就收了 25万斤种子,不知赚了多少钱。 

    农民们说,张家不允许农民把育成的种子私自卖到市场上,如果发现私卖,上一年的种子款就甭想得到了。这样一年押一年,张家始终牵着农民 走。前些年农民的日子仅仅是变得宽裕,张氏家族却离奇地发了家。农民们说,张氏家族从1987年就开始繁育种子,后来他家的种子卖到全国各地,到现在十 七、八年,早已拥有了亿万家财。东兴乡一位乡领导说,张家的买卖做得很大,在大庆市的一栋楼别人给5000万元都没卖;张家哥儿几个分家时,每人分了一个 多亿的财产,有一年一次就买了4辆奥迪A6。地方政府:农民最好通过法律维权东兴乡东兴村村民刘伟彬告诉记者,据农民粗略测算,张氏家族欠种子款涉及的户 数为1643户,欠款金额约1000多万元。对此,宏伟乡党委书记邢占江表示,张家的庆农西瓜研究所,是大庆市有名的龙头企业,以前的信誉也不错,所以怎 样发展乡政府也不好干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西瓜 原种 制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