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种棚菜对“口” 致富显绝招


张云新是山东省定陶县杜堂乡宋楼村张桥人,今年44岁。这个淳朴憨厚的中年汉子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胆大心细,头脑灵活,是个敢闯敢干而又善于经营的有心人。

1996年,杜堂乡党委政府从本乡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棚兴菜,以菜富乡”的发展思路,大力倡导农民发展棚菜生产。当时许多农民对大棚这个新事物不认识、不接受,纷纷持观望态度。张云新却没有犹豫,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率先建起了蔬菜大棚。万事开头难,为了积累棚菜种植经验,张云新一边虚心向乡聘请的寿光棚菜技师求教,一边悉心研读棚菜种植技术资料。

他还专门建立了两个笔记本:一个是读书学习笔记本,主要记录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无公害标准化棚菜种植技术。另一个是蔬菜大棚管理笔记本,主要记录自己大棚里蔬菜的生长情况、灾害天气应对情况及病虫害防治情况等。张云新就是这样一边学习琢磨,一边实践摸索,最终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棚菜种植管理经验。由于他是一个有心人,因此,他的大棚蔬菜总比别人的好。别人一个大棚一年收入八千元,他的却在万元以上。

2002年,尝到了棚菜种植甜头的张云新开始扩大棚菜种植规模。他增建了两个高温大棚,每棚占地2亩左右。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引种新品种,采用辣椒、黄瓜、芸豆、苦瓜等间作套种多种多收模式,使大棚效益大幅度增加,每棚年均效益在两万元左右。2004年,张云新又在自己的大棚里应用了黄瓜嫁接技术,使嫁接后的黄瓜不但提高了产量,也增强了抗病能力,而且还延长了收获期,使黄瓜在元旦至春节期间恰好形成丰收旺季,而这段时间正是黄瓜价格最高的一段时期,此间黄瓜每公斤可卖到4元以上。2004年仅嫁接黄瓜一项,张云新就收入了3万余元,成了全村的“大棚状元”。

2006年4月,张云新作为全乡的棚菜致富带头户到寿光参观了蔬菜博览会,从而进一步学习了寿光人发展大棚菜的先进生产经验,并查找出自己在棚菜发展上的差距和不足。从寿光回来,他立马投资10万余元采取租赁农户土地的方式建起了一座占地20多亩的7连栋联体大棚,并在大棚里种植了杭椒和西芹。在他的带动下,本村的大棚种植户张云鹏、张善良也合伙建起了一座占地20余亩的联体棚。目前,张云新联体大棚里的杭椒已经上市,西芹也长势良好。每天,都有许多农民到张云新的联体大棚里打工,他们一边在张云新的大棚里干活,一边学习他管理棚菜的先进经验。张云新真正成了杜堂乡棚菜生产致富路上的领跑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黄瓜 嫁接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