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特色农业鼓起农民腰包


初春的天气有些寒冷,但走进抚松县万良镇村庄院落、田间地头,感受到的却是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情。该镇庆升村的木灵芝基地,北山村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仁义村的人参加工产业,荒沟村的肉牛养殖业……村村都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亮点。

  万良镇位于抚松县北部,区位相对较偏,虽然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但地少人多,农民致富一直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瓶颈。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品种调精、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农业优势,实现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增收“双赢”,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去年在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全镇经济总收入也在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8元。

  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是该镇发展农业经济的一个重头戏。在推广特产产业过程中,该镇针对地形特点和农民的生产习惯,对各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村一品”的指导性布局意见,明确目标,确定分管领导和工作班子具体抓,并积极争取农发项目对特色生产实行专项补贴。在庆升村,木灵芝种植大户宿福民高兴地告诉笔者,在镇政府的指导下,他今年种植木灵芝7.5亩,预计纯收入达到3万余元,是种植玉米的3倍还多。今年,万良镇发展木灵芝近50亩,比2005年翻了近12倍,带富了近百户农民。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该镇带动农户增效的一项切实举措。工作中,该镇走出了一条“大规模、高起点、专业化、外向型”和“小规模、大群体、特色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农户围绕企业原料需求开展人参种植。目前,该镇有人参加工企业30余家,一家一户分散加工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人参产业为该镇年均增收6000万元。

  加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力度,提高单产效益是该镇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该镇坚持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农业科技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将科学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速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该镇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达260万元,修建农村公路11公里,推广农业新技术12项。这些成果的引进、推广,极大提高了该镇农业生产水平。

  目前,该镇紧紧抓住现有的区位资源优势,围绕农户增效、财政增收、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三个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万良镇打造成为全县特色农业标杆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灵芝 人参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