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金钱橘成溪口农民“摇钱树”


      1月26日,在石阡县汤山镇万安村溪口组旁边的公路上,一长溜柑橘摊点吸引了不少过路的旅客。橘农李云强半天时间就收入近200元。

  溪口位于石阡城南,距县城约5公里,远远看去,寨子坐落在一片绿色橘林之中。据悉,该寨种植金钱橘的历史有100多年。然而,长期以来,村民种柑橘以自给为主,规模不大,疏于管理,几乎没有经济效益。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溪口被列为示范点,围绕金钱橘这个特色产业,加强管理,扩大规模,将之打造成当地的经济支柱。

  通过几年的发展,该组500多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金钱橘。61岁的林明常的1.5亩金钱橘已见效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均产 1500公斤,按每公斤5元保守计算,亩产值7500元,纯利润5000元以上,“比种粮食强多了”。尝到甜头的他这两年又新发展金钱橘1.5亩。

  在溪口,林明常只能算是小户。村干部告诉记者,该组金钱橘年产量上万斤的就有25户。村民李耀辉不仅种了本地金钱橘,还引进品种种了2亩椪柑、3亩脐橙等。“要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卖。”李耀辉自信地告诉记者:“仅这一项年增收三万元左右。”

  为做大做强柑橘产业,溪口还于2006年专门成立金钱橘协会,已有465户农户入会。会长桂权介绍,会员的金钱橘由协会统一包装、销售,每公斤比零售价高出0.5元至1元。

  溪口还是贵州大学农学院的实验教学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经常有师生前来实践,与农户同吃同住,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等。

  如今,溪口柑橘面积从几年前的700多亩增加到1500多亩,其中2/3已产生经济效益,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不过溪口橘农也有忧心事,桂权告诉记者,目前村子里的柑橘仅够供应本地市场:“不少外地客商一开口就是要几车,根本无法满足。”此外,溪口金钱橘已有一定知名度,但“溪口”商标早在数年前被省外一企业注册,品牌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经济效益 新农村建设 引进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