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一张欠条逼出来的财富


蒋建香:我大声地叫,叫了10句才应了一句,后来我就把我老公叫过来,叫过来我就把他扶到床上去。

那年春节,是范旭明最辛酸的一段日子。外面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而在山里的养殖场,却时常停水停电,人们沉浸在一年中最轻松喜悦的气氛中,范旭明却在猪场里苦苦忙碌。

范旭明:当我是最苦最累,最失意最无助的时候,我有一个最大的安慰就是我的儿子。

范旭明的儿子在厦门大学读书,听说记者来采访,在火车上站了一夜,特意从厦门赶了过来。儿子对范旭明的做法,一直都很支持,这是范旭明最大的安慰。

范旭明:我们父子之间,都在互相安慰。

范旭明的儿子范立成:他已经成功了在我心里。

记者:为什么?

范立成:因为面对这么多困难,他没有倒下,依然站着,他是个男人。

范旭明:我也非常高兴,因为我能取得了理解。

范旭明做梦也想不到,这场让他倾家荡产的官司,却让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特种野猪销售市场。靠着这个市场,不仅养殖场起死回生,范旭明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领头人。

到了2007年5月,不相信野猪能养的当地村民,却看到范明旭开始卖野猪了。更让大家奇怪的是,他们见到的野猪都有一二百斤,范旭明卖的却只有几十斤重,而且这些小野猪都是装进长途客车的工具箱里运走的。

范旭明:我们的野猪就放在这里面。因为它那个面积大了,猪子在里面多了,有时候空气不怎么流通的,有时候会憋死在里面,尤其是天热那特别要注意,它里面猪闷得受不了了。

小野猪养到三四十斤,只用3个多月的时间,而且随时都能卖掉,这让养殖场焕发了生机。可过了不到半年,一个新的问题又困扰着范旭明。

用长途客车的工具箱运送小野猪,尽管方便,成本也不高,但经常会闷死小猪,最多的一趟死过3头。

范旭明:这个笼子就是为公交车运小野猪,专门制造的,它那个工具箱呀,我们要跟它配套,就横着放两层,正好把它的位置利用起来了。一个笼子里头像这么大的只能放三头到四头就有点挤了,小的就放五头,如果再大一点的话只能放两头了。

记者:你最多一次往那儿运多少头?

范旭明:一次的话20来头,30头左右。有时候天气比较热一点。它里面就闷,闷的话压在这里面把下面的压死掉。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租专车运野猪,光运费就得3000多元钱。范旭明一次最多才送过去30多头小野猪,这样的话,卖猪的钱还不够运费,可到哪儿去弄那么多小野猪呢?深思熟虑后,范旭明想到了一个办法——成立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一起养野猪。范明旭为什么把野猪养到 50斤左右就卖?当地人见人恨的野猪,农民会跟着他养吗?

养殖户鄢永辉:担心不好养,因为野猪它毕竟是野生动物,然后脾气比较暴躁。再一个卖起来不知道怎么卖。

这个人叫刘富春,原先是丰城市一家煤矿的挖煤工人,20多年前,在一次瓦斯爆炸中,被烧成重伤。尽管残疾了,但刘富春却很要强。

记者:我看你这手干活行吗?没问题吧?

养殖户刘富春:没问题没问题。我自己从来不把我自己当残疾人,正常人做得到的,我也应该做得到,正常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我不担心的。没什么可怕的,要怕就不敢去做事情了。

记者:谢谢您!

刘富春:我要谢谢你们。

2007年8月的一天,范旭明找到刘富春,动员他一起养野猪,刘富春爽快地就答了,但刘富春当时没有太多的钱,范旭明决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

养殖户刘富春:我说没有那么大的本钱,他说你把场房做好,母猪我先供应给你,我赊给你,等你卖了崽猪以后再还钱给我。

范旭明:赊了26头,我说你先养好,养好了之后卖了你再给我钱就行了。

范旭明赊给刘富春26头母猪,还包销长到50斤左右的小野猪。到了第二年春天,刘富春养特种野猪就赚了10多万元钱。

刘富春赚到了钱,同村的鄢永辉主动找到范旭明,也要加入合作社养野猪。鄢永辉采用在山上放养野猪的模式,给合作社又添了一个新亮点。

养殖户鄢永辉:基本上就是以吃外面的草为主。南方那个草不会枯的太厉害。

记者:你一天喂这些的饲料喂几顿?

鄢永辉:我这个?我这个就是一天喂两顿,冬天,夏天就是一天喂一顿。一吹哨就回来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种公猪 野生动物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