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带领村民闯市场


        提起奈曼旗八仙筒镇双兴村,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村里的红干椒基地,更会想到组织当地村民实现小规模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走出了一条致富路的村主任王富。

        2004年7月,双兴村成立,王富当选为村主任。800多口人的生计问题,仅靠人均3亩多的并不肥沃责任田,使想强村富民的村主任王富犯了愁。他多方打听,四处求教,终于找到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原来,八十年代初,村民们曾种过红干椒,喜获丰收,却因找不到销路,挫伤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如今,王富又打起了红干椒的主意,但村民们对种植红干椒没信心。执著的他,与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多次商议。大家认为,基于前些年的遗留问题,如今要想取信于老百姓,大面积种植红干椒,我们必须做到两保证:一是保证老百姓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二是保证老百姓丰收后的销路问题。找到症结的根源,王富当场拍板——干。于是,他走亲访友,筹资金、引技术、找销路……        随着红干椒的种植队伍逐渐壮大,王富决心要把红干椒产业做大做强。2004年,他组织村民成立了红干椒协会,并自任会长。协会既为村民们做技术指导,又搞市场信息。2004年底,不仅本村干椒产销两旺,从外地购销的4000多吨干椒也利润可佳,王富带领协会会员不但将本村红干椒卖出了好价钱,而且还带动了周边村镇红干椒产业的发展。2005年9月,双兴村的红干椒协会已经掌握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的260多家固定客户,扩大了种植收购规模,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走向订单农户业的发展道路。2006年8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双兴村又建起了信息服务点,网络为双兴村人发展经济提供了又一商机——鲜椒的生产与储藏。由于村财力不足,王富便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一体化形式发展生产,并与奈曼旗八仙筒镇鑫凯食品公司合作,建立起了一座综合性冷库。2007年已投入使用,可储藏鲜椒1400吨,结束了本地区不能收购鲜椒的历史,与此同时也规避了鲜椒价格走低的风险。自发展红干椒产业以来,双兴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6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几年中,王富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协力,艰苦创业,使红干椒产业不断壮大,协会经济传导功能日益增强。双兴村变富了,双兴人变忙了,村主任王富多次荣获“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1-07/1542.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