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豆浆鱼苗”开启农民致富门


         5月11日一大早,在东源镇东源村莲底洋自然村的田鱼苗繁育基地里,叶汉强和季翠雄正端着满满一大盆豆浆,缓缓倒进鱼池里。原本平静的水面,顿时起了波澜,一只只小蝌蚪般大小的田鱼苗,欢快畅游,争抢“早餐”。 

         “再过两个月,这些鱼苗就可以出售了!”叶汉强笑呵呵地说。今年,他和合伙人季翠雄繁育了数百万尾田鱼苗,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小鱼苗已经从只有针眼大小长到了0.3厘米长。等鱼宝宝长到2至3厘米长后,就可以卖给田鱼养殖户了。照现在鱼苗的市场价格,他的鱼苗全部出售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万多元。 

         叶汉强的田鱼苗繁育基地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20个大小不等的鱼池,其中12个池用于繁育鱼苗,8个池饲养着4000多尾可出售的田鱼。叶汉强从1999年开始养鳖,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效益不佳。一次,叶汉强和季翠雄在电视上看到田鱼苗短缺的报道,加之东源片各乡镇均有养田鱼的习惯。他们觉得这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心动不如行动,他们到仁庄购买了种鱼,进行实验性繁殖,并请来了专业的师傅给予指导。 

         以前,叶汉强也不知道鱼苗怎么繁殖,更不知道如何去喂养。“刚繁殖出来的鱼苗肉眼很难看清楚,给鱼苗喂豆浆,就如同给婴儿喂奶粉一样。”鱼苗繁殖喂养的技术,都是省科技特派员胡益民免费传授的。 

         叶汉强和季翠雄为了保证田鱼苗喝上质量可靠的豆浆,他们每周都要到镇上或县城选购优质黄豆。黄豆买回家后,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磨豆浆。20个池的鱼苗每天要消耗四五百斤的豆浆,一天两次地喂养。 

         “田鱼宝宝很金贵,我们就像当保姆一样,虽然很辛苦,但看到鱼苗一天天长大,心里非常高兴。”季翠雄说,为了照顾好这些鱼苗,他们还请了3名工人,帮忙看护。今年繁育的数百万尾鱼苗,已有田鱼养殖户上门定购了。 

         县农业局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县田鱼养殖距今已经有1200年历史,但最近几年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主要得益于田鱼养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豆 科技特派员 主导产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