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曹嵘 小施:羊倌当得辛苦 两名大学生创业故事


        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来到农村创业,大学生们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水土、生根开花?2002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曹嵘乐滋滋地在嘉善做着花农,每一次成功都让他激动万分。而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的小施,这些年做羊倌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创业经历,也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走在希望路上的花农 

        刚从学校毕业,意气风发的曹嵘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到碧云花园有限公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周师傅在花丛里拔草。连续三个月下来,他就彻底地被“改造”成为一名地道的花农了。“当时老周总是拿着草帽四处找我,可我却不习惯戴草帽,这大大提升了我的‘改造’速度。”已是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曹嵘风趣地说。 

        2002年10月,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嘉善大云镇镇政府派了几名花农到吴山广场展销花卉,当时碧云花园公司指派曹嵘一个人负责花卉展销。3天的独立摆摊,没有叫公司的老总失望。一个月后,他又单枪匹马代表公司前往丽水结对子,任务*完成,让公司上下对他刮目相看。 

        接下来,他不断受到老总的器重。2003年5月,他成了公司花卉研究所的副所长,几个月后,又升为副总经理。“因为有了学校的专业背景,现在主要是负责技术这一块,接下来搞的食用菌实验室,算是完全和我的专业对上口了。” 

        小施忙碌在羊圈里 

        相比之下,2001年从吉林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与利用专业毕业后,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来到嘉善农村当起羊倌的小施,这几年的创业路走得并不顺心。 
        
        昨天下午,记者在嘉善的一个养殖基地里见到了这位羊倌,只见他黑黝黝的皮肤,双手满是老茧。也许是这几年打拼不容易,让小施变得沉默寡言,在记者面前,他话语很少,只是憨厚地笑着。据村民介绍,他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在农村创业,就跟着他从老家来到嘉善。刚走出校门的他,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小施非常努力地做着,但基地在经过了前两年的成功运转后,目前陷入了困境。特别是2004年转行养猪后,由于市场把握不准,小施不仅没赚钱,还亏了好几万,至今仍有2万多元的贷款没还上。看着小施在羊圈里忙碌的身影,记者知道他仍在坚持着羊倌梦。 

        找准市场 总有成功的一天 
        
        针对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嘉兴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天荣教授。他认为农村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迫切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需要一大批新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创业型人才。 

        他说,现在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去创业,其实农村的创业空间很大。当然不是谁都可以在农村创业成功,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成功,这既要看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要看机遇。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老话,找准市场,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坚持了,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卉 连续 森林保护 林学院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