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大学生变身“兔子王”的前前后后


        他曾是家人心中引以为豪的大学生,是房地产公司里令人羡慕的后起之秀;他也曾是父母嘴里念叨着 “胡逞能”的不孝子,是村里人眼中放着“金饭碗”不要的“ 浑”后生。但现在的他是全村乃至全县的创业明星,是大家推选出的县人大代表,是一个跳出农门后又回到农村养兔子,并养出了名堂的“兔子王”。4月10日,记者走进柴东涛的养兔场,倾听他的创业故事和对大学生创业的独到见解。

  跳出农门又回乡养兔

  柴东涛是从三原农村考上大学的,他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在西安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用,不仅让他当上了部门主管还配备了专车。手里有了点积蓄,也有了相爱的女友,柴东涛想在城里买套房子安定地生活。“当时干的就是房地产,我算了个账,凭我的工资要挣一套像样的房子,不吃不喝也得几十年。”柴东涛说,他觉得自己得创业,这样他才能在繁华的都市里站住脚跟。

  有了想法后,柴东涛在朋友的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准备争取一个进口药品的中国区总代理。但涉世未深的他在最后环节因为资金问题,功亏一篑,不但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砸了进去,还背了一身债。

  首次创业失败,对他的打击很大,他说:“那种痛苦的滋味让我终生难忘。”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网上一条饲养獭兔致富的信息,抓住了他的眼球,他觉得这个不用太多投资的项目很适合当时的自己。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回农村养兔子的消息让乡里一下炸了锅,柴东涛的这个决定把父母气得不轻。“当时在很多人眼里,大学生是不可能和养兔联系在一起的,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父母甚至要把我赶出家门。”

  2004年,柴东涛带着40只从山东莱州引进的法系獭兔回了三原老家。因为一开始养兔子什么都是学着干,新繁殖出的200只兔子到出栏时只剩 70只了,柴东涛从中挑选了60只健壮的准备卖掉。按行情,每只獭兔最少可卖50元。“那时养兔子前后已经搭进3万多元,就等着这钱周转了。”但是急等资金的柴东涛却等来了坏消息:60只兔子,量太少,根本没有客商来收购。

  折腾了好几天,如果这批兔子再卖不出去,种兔也得饿死。狠狠心,柴东涛雇了辆车,拉着60只獭兔去了一家屠宰场,名贵的獭兔在那里被当做肉兔贱卖。顶着大风雪,已近半夜,柴东涛提着半袋子兔皮回来了,怀里揣着一年辛苦养兔所得的全部收入325元,茫然不知所措。

  建立网站打开销路

  2005年7月,当时还是柴东涛女友的梁瑞又将自己的5万元存款交给柴东涛做周转资金。“我妻子的这笔钱就是我的救命钱。”柴东涛这样评价妻子的行为。

  有了这笔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养殖场建了一个网站,他说“我想养兔子也是从网上得到的信息,肯定也有和我一样在网上寻找商机的人。”网站很快就建好了,柴东涛每天都将养殖场的新信息更新,他说这样便于客户随时掌握情况。但是很长时间网站都没能给他带来客户,就在他怀疑自己花重金建立网站的做法是否明智时,妻子梁瑞接到了一个来自宁夏的电话。

  “对方说看到网上的信息,想买种兔。不知行情的梁瑞报价每只100元。”柴东涛说他当时想以每只50元卖兔子的时候,都找不到买家,梁瑞给人家开了这么高的价,这次一定卖不出去。没过几天,那位宁夏客户真的来了。这次他们做成了2万元的订单。喜出望外的柴东涛亲自将兔子送到宁夏,教会客户喂食、用药、防疫、配种等方法,把自己的经验全教给了他。

  “这笔生意好像就是个引子,后来家里的电话响得越来越勤,询问的客户也越来越多。”网站为柴东涛打开了销售市场。当年年底,柴东涛销售种兔的收入就达10万元之多。“直到现在,我的大部分客户也都是通过网站联系的,互联网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淘到了第一桶金,柴东涛又引进了多种优质肉兔新品种。2006年,他的养殖场已经达到了年出栏3万只兔子的规模,并且销路很好。

  在扩大饲养规模和拓宽种兔销售渠道中,柴东涛接受了当下流行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牵头成立了“兔业合作社”,吸收周边的农户加入。目前,由他的公司带动的农户有上千户。柴东涛的公司不但负责回收社员的产品,还高价收购其他农户的兔子。他说:“我经历过销售困难,明白农户的担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风雪 兔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4-16/21632.html

  • 黑龙江小伙从100多只兔子发展到年产兔皮7000张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