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中原头号弼马温”的财富传奇


这个扮演匈奴骑兵的人叫郭宗强,是这些骑兵演员的领队。今天这场戏用了60多匹马,除了剧组自己带的10匹外,其余的全部是郭宗强带来的。

郭宗强:所有骑手都是我们马队的。剧组从2008年10月23号到现在差不多一个半月了都没停过。

电视剧《大风歌》武术指导马毅:好了,来拍了,好了吗?

郭宗强是河南腾飞马术特技队总经理,也是郑州黄河大草原马术俱乐部的当家人,被圈内人誉为“中原头号弼马温”。

郭宗强:坐好了,刀举好了。

电视剧《大风歌》执行制片人鲁建成:比如我们拍戏,要摔马了。把那个马蹄子捆住了跑到一定距离以后呢,使得马在一定的速度下惯性摔倒,都是很惨状的。他心里头在流泪,在流血。他的为人让我很钦佩。咱们谈好的事情,怎么说的怎么做。

不管多大难度的动作,郭宗强都无条件地配合剧组完成拍摄,使用这样的马队,让剧组既省心又放心。三年多时间,郭宗强和他的马队先后参加了《秦始皇》、《大清帝国》、《三国之见龙卸甲》等十几部影片的拍摄。光《大风歌》这一部电视剧,就跟郭宗强签订了30多万元钱的用马协议。除了影视用马,他经营的马术俱乐部在圈内也有很高的声誉,每年也有100多万元的收入。那么,这位忠厚的农家汉子,是如何演绎财富传奇的呢?

上个世纪80年代,郭宗强的父亲在家乡河南巩义市郭店村组织了一支马队,农闲之余,领着村民在全国各地给影视提供用马并参与拍摄。郭宗强从15岁就跟着父亲拍戏,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2002年秋季,在朋友的介绍下,郭宗强决定在郑州市一家生态园里建一个马场。马场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生态园,生态园也能给马场带来游客。这家生态园地处黄河岸边,地势开阔,很适宜开马场。郭宗强异常兴奋,借了30万元钱,共投资40多万元钱,以年租金4.2万元的价格租赁了生态园40多亩地,买了50多匹马,建起了马术俱乐部。

郭宗强:带了20几个人就过来了。开始想得很好,觉得怎么都不会赔,最起码弄个不赔钱,然后赚多赚少有一个稳定的事业,结果一干不是那么回事。

郭宗强的马术俱乐部主要是给游客提供马匹和场地骑马,按一小时80元钱收费。另外,还实行会员制,俱乐部会员可以优惠办卡,按一小时40元钱收费。然而,事情并不像郭宗强预想的那么简单,不到半年,马场就陷入了困境。20多个人的工资,加上人吃马喂的费用以及场地租金,一个月的开销要3万多元钱,而马场一个月的收入最多也只有2万元钱。

郭宗强:为了这个义气,跟着我的人我也不愿意抛弃他们,然后20多个人,经营虽然不好,但是我都想着既然跟了我这么多年了,给大家都找个事干。结果越弄越深。

为了马场能够维持下去,能借的钱都借了。到了2005年,郭宗强欠下了50多万元的债。

郭宗强的父亲郭会:你一个农民你欠人家几十万,咋还呢?最后我说咱就算了,不要干了,那越干越赔。

郭宗强:都给我说不要干,你看你弄的是啥事。再弄下去,这都一点没办法弄了,家里人都没法在乡亲们面前说话了。

郭宗强的父亲郭会:他说不能停,那你停了咋弄,这账咱也没法还。

郭宗强开马场后,马队也参加影视拍摄,但只是在家等人上门。而这个时候,国内出现了很多专业马队,影视用马行业竞争激烈,很少有剧组主动找上门。

郭宗强决定改变经营方式,主动寻找影视用马市场。他先是精简人员,马场的20多个人,只留下10个技艺高超的骑师,并成立了马术特技队。像这样的马冲烈火,是难度较大,也是很难训练的特技。但郭宗强马场的马几乎都能完成这个动作。

郭宗强:先不要点火,让它在这个柴火上面先走几趟,然后当它知道这个东西伤害不了它,不怕的时候,再点火。马开始要怕的话,那这马就驯不成了。只能先让它慢慢适应,它只要不怕了,以后只要看到火,它知道这个东西伤害不了它,它就义无反顾地去冲。

2005年10月13日,郭宗强在网上查到距离郑州100多公里的焦作市有一个影视城,就主动来联系影视用马。而恰巧此时,美国历史频道的一个剧组来影视城拍摄大型纪录片《秦始皇》,要用20多匹马。

河南省焦作影视城副总经理贺海霞:刚开始导演也有点不放心,毕竟来说人家对这样的没用过咱这边的,就觉得那个场面稍微比较大一些。我说实在话,也是心里没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伤害 良马 马蹄 杀青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