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金坛市白塔镇管庄村, 村里卖葱的小码头边上,因为今天的葱价,一大早这里就是一片嚷嚷声。
村民:“我们两篮子葱,200多斤就卖了这点儿钱。”
村民:“一篮子葱才能卖15元钱。”
看得出村民们因为葱价低不是很高兴,可收购商们也不见得有多高兴。
记者:“收葱赚钱不? ”
收购商:“不赚钱。”
记者:“不赚钱你还干? ”
收购商:“不赚钱有什么办法。”
记者:“亏就不干了吗?”
收购商:“也要干,不干不行。”
记者:“你收葱多少钱一斤?”
收购商赵金兰:“收一斤0.2元。”
记者:“卖出去呢?”
收购商赵金兰:“有时候一斤0.3元,有时候卖一斤0.2元,那就不赚钱了,不赚钱也要给他们的葱拖走。”
在管庄村,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村民们说卖葱不赚钱,收购商也说不赚钱。可是从早到晚,仍然有几十辆收葱的车在村里往来穿梭,农民们也一边喊着不赚钱,一边热火朝天的往车上搬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管庄村的香葱种植原本只是农民利用一些边角地赚些零花钱。后来一些常卖葱的村民发现,城里居民一日三餐做菜总少不了香葱这调料,就购置货车,每天在村里收购香葱,运到常州批发出售。几年下来,这些人手上有了固定客户,香葱要货量越来越大,他们就回到村里鼓动农民大面积种植香葱。
吴网春就是最早的一批倒卖香葱的人。
香葱经济人吴网春:“常州那边需要葱,我就买了一辆车子,做试试看,第一车收葱赚了200多元,后来非常高兴,又搞了,第二车赚了500多元,越赚越多。”
顺其自然的吴网春就成了第一批香葱经济人,随后,贩卖香葱的经济人队伍开始壮大,跟着正比例增长的就是香葱的种植面积。白塔镇由开始的几百亩,扩大到7000多亩,管庄村成了种葱专业村。有些经济人还因贩香葱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记者:“去年你别保守的估计,去年一年赚了多少钱?”
香葱经济人周金书:“ 10万元。”
农户:“不止,保守的。”
记者:“那你估计呢?”
农户:“我估计大概20万元,他去年在金坛市买了一套房子。”
记者:“他在哪儿买的?”
村民:“凤凰城。”
记者:“在最贵的地方吗?”
村民:“凤凰城。”
记者:“一斤葱最贵的时候能卖多少钱?”
香葱经济人赵金兰:“最贵时候15元钱一斤。”
记者:“人家都说你们经济人都有百万?”
香葱经济人周金书:“是的,老百姓赚钱,我也赚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8-05-13/1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