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产品不愁卖 因为难替代


  周希龙:“这个20年了,没有替代品,这个东西别的替代不了,为啥,扫地,它不用这个不行,扫地不用这个能行,你得用这个,所以你得看准机遇。”


村民

  竹篮竹筐可以用塑料替代,但是大扫帚却没办替代,而且农村原来的泥土路早已变成水泥地面,用来扫地的扫帚属于易耗品,需要经常更换。

  周希龙:“竹篮要用几年,三年不成问题,扫帚是消耗品,像每年一个家庭扫院子至少得两三个,水泥地扫帚磨得快。”

  周希龙从市场上买回几把扫帚,把人家的拆开,自己重新做,不好重拆,拆了再做,翻来复去,不光研究扫帚怎么才能做得结实耐用,而且还研究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周希龙:“后来想窍门,一般打场都是妇女们干得多,太沉了她们不用,她们喜欢用轻一点的,所以你得根据市场需求,又轻巧,扫起来有劲就行。”

  周希龙采用细小的毛竹枝条,减轻扫帚的重量又不影响扫地的效果,他的扫帚很受市场欢迎,很多村民也学着他改行做起了扫帚,河南是产粮大省,而沁阳及周边的几个县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每年一到麦收季节,晾晒粮食就会需要大量的扫帚。

  周希龙:“用量特别大,有些人家一个麦季要四五把,有的种地多的,他得要十把,西面那个庄来买扫帚最少得20把。”

  张建功:“小麦6月1日就开始割麦子,5月份扫帚卖得是最快的,有多少卖多少,一天150把也能卖,200把也能卖完。”

  南鲁村的大扫帚一直卖得很红火,但到了2003年,南鲁村的张建功发现自己的大扫帚越来越不好卖了,原来因为交通的便利,大量外地的扫帚涌进河南争夺市场,大扫帚也开始有了激烈的竞争,虽然张建功的大扫帚做工精致,但是外形上没有鲜明的特色,与其他地区制作的大扫帚外形上看不出显著的区别,张建工觉得想要在市场上竞争过别人,就必须要让自己的扫帚外形看起来与众不同,大扫帚虽然只是扫地的工具,但也要让人看起来美观大方。

  张建功:“整齐一点,美观,好看,好看就好销了,货卖一张皮,你要是整理不好,不好看,那就不好卖。”

  张建功按照大扫帚的制作工艺,把做扫帚分成四道工序,头一道是选料,每根毛竹上的叶子要求处理干净,第二道是备料,每根竹子都砍到标准的长度,第三道成形,当地人把这道工序称为给扫帚穿上外套。


村民

  张建功:“这就像外套一样,没有外套外观也不行。”

  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用剪子给扫帚修边,当地人把这道工序也叫称为给扫帚理理发。

  妻子:“上完面就一修理,一理发,一梳一理,就整齐了,又整齐又好看,又美观又大方。

  在张建功带动下,南鲁村其他人也开始注意在扫帚的外形上下功夫,每做完一把扫帚一定还梳理打扮一下。

  周希龙:“不刷竹子就在里面窝着,一刷就捋顺了,这就是包装,像理发师一样,包装起来,我们就是理发师。”

  因为质量结实,外形美观,张建功一家一年能卖出近两万把大扫帚,按一把8元钱计算,一年的毛收入有10多万元,南鲁村更多的人改行做起大扫帚,2005年一年做出来近40万把大扫帚,因为有了规模,大扫帚不用再用去市场,经销商开始直接找上门来,这个准备系蝇的就是今天这车货的买主段国合,段国合是温县人,离南鲁村50多里地,每年他要从南鲁村买走近10万把的大扫帚。

  经销商:“手工也好,耐用,其它的老百姓反映差得很,老百姓用户反映好才好,用户反映不好,你说再好也没用,这就是用户满意。”

  2008年,南鲁村也准备成立扫帚合作社,注册商标,把普通的大扫帚做出自己的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毛竹 小麦 处理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