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猪毛里淘金 各有高招


   2007年5月24日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了,但在双杨店镇却有一个叫刘思彩的农民,早在7年前就亲眼目睹了奥运会的盛况。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洪福寺村猪鬃加工户 刘思彩:“悉尼奥运会邀请我过去了,他们给包的费用,去看了一下。”

  老刘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六十多岁了还能去免费观看奥运会,这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所以他印象很深。

  刘思彩:“那一定是很好。”

  刘思彩出国看奥运,是他的新西兰客户邀请他去的,他做的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猪鬃加工。

  猪鬃是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硬毛。刚韧富有弹性,不容易变形,也不受冷热影响,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目前,化工材料还不能完全取代猪鬃,这点,当过炮兵的刘思彩最有体会。

  刘思彩:“里头那个炮筒的温度很高,猪鬃没事。”

  记者:“尼龙刷不行?”

  刘思彩:“尼龙刷不行,尼龙刷恐怕一进去就弯了,就黏了,就粘在炮筒上了。”

  一直以来,天然猪鬃市场长盛不衰。目前,我国的猪鬃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2006年我国仅向美国出口猪鬃产品就达到近6000万美元。而猪鬃里,黑鬃的价格最高,越长的猪鬃越值钱。

  李兴国:“这可以说是黑金子了。像这个规格的,108毫米,102毫米以上的,像这个货就得接近300元钱一公斤.。这一把就100多元钱,140、150元钱,很值钱的。亮度,挺直度你看,不弯了这个,非常漂亮。”

  双杨店镇虽然不大,但全镇有2000多户农民从事猪鬃加工,产品绝大多数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是制作各种高档刷子的重要原料。猪鬃加工也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

  刘思彩:“有赚十几万元的,还有赚七八十万元的不等,根据各人的能力、客户。”

  从清朝开始,这里的猪鬃加工就一直依靠手工操作,从买来原料、洗鬃、蒸煮、包装等几十道工序,猪鬃加工户几乎全都要自己一条龙式地独立完成,彼此的业务联系很少。不过,有着两百多年历史传统的双杨店镇猪鬃加工产业,这几年却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1997年,镇里的猪鬃加工大户李兴国接到一批大订单,当时,他的生产能力还很有限,但他又不甘心放弃这个大买卖。就在为难的时候,李兴国想到了镇里的其它加工户。

  李兴国:“也是做不出来,做不出来呢,下面的个体户,加工户很多,我就把这个订单就分给他们做了,而且把押金付给他们了。”

  李兴国把一部分订单交给了镇里的同行来做,可是等到了交货的时候,李兴国一验货,当时就傻了眼。别人代为加工的猪鬃成品离出口标准差距很大,他的这笔买卖彻底砸了。

  李兴国:“亏了36万,放了两年那个货没卖出去,它质量不行,22元钱一斤的货,最后卖了五六元钱一斤。”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兴国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从那以后,即使订单再多,再怎么忙不过来,他也不敢让别人帮忙加工了,重新依靠自己个人的生产能力。直到2003年,李兴国的想法才有了新的转变。

  2003年,干了十几年猪鬃加工的于兴文发现,双杨店镇2000多户大大小小的猪鬃加工户,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这里面蕴藏着新的商机,于是,他琢磨着能不能专门做某一道工序,为镇里加工猪鬃成品的人服务。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中小河村猪鬃加工户 于兴文:“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他不能一下子都干起来,干起来也行,但他太麻烦了,他不如就做加工户。”

  于兴文经过考虑,选定了对洗干净的猪鬃半成品进行高温蒸煮这道比较重要的工序,但是,生意却一直都不算好,因为当时他自己还在加工猪鬃成品,其他加工户担心他会偷偷扣留送去蒸煮的猪鬃。

  于兴文:“这就是钱,这就是人民币呀,都是到时候能换外汇的,你扣下人家一点,你扣一点,他扣一点,这工序太多,扣扣他就不够这个成品数,他就挣不着钱了。”

  于兴文意识到这一点后,赶紧停止了加工猪鬃成品,这才有人陆续把猪鬃拿来给他蒸煮。现在每天下午,他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绑好的猪鬃一捆一捆地码放到水泥池里,然后进行高温蒸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脊部 亮度 其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7-12-26/27014.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