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的发展,免疫抑制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免疫抑制,给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成为养殖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添加剂来确保免疫成功率、提高免疫效果、减少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具有毒副作用轻、有害残留少的特点,符合生态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保证免疫效果不可缺少的添加剂,被广泛用于现代养殖业。

  一、复方中药免疫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草药属于天然植物,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源,是饲料添加剂的一个独特系列,它取自自然,既保持了其结构成分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又避免了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等带来的残留、抗(耐)药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而且中药不仅可以促进疫苗的免疫效果,还在预防和治疗疾病及排除免疫抑制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中药制剂在畜禽疫病防治中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有关调节畜禽机体抵抗力的中药,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药特别是补益类中药一般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是良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但这些研究尚属初步,总的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缺陷,目前中药免疫添加剂往往是单一成分或简单的组方,未能充分体现中药的多效性、双向调节性、无依赖性等特点,如许多研究都是只停留在对一般性指标粗浅的观察上,过分重视对单味药物的药效研究,忽视机体免疫是复杂的作用过程和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中药复方调节免疫的探索。如果能利用中药复方作用多样性的特点,开发出激发免疫效果的有效方剂,那么,不仅在中医药调节免疫方面将产生突破性进展,而且对于深入阐明中兽医辨证施治及整体观理论,乃至促进中兽医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方中药免疫剂剂型研究的3个方面

  传统中药剂型主要有散剂、汤剂、丸剂、膏剂、酒剂、糖浆剂等,以疗效为监测指标,剂型的选择主要服从于疗效,同时具有安全性高、实用等优点。但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20%,多数<10%)、吸收缓慢、质量不稳定、服用不便等缺陷。而现代中药产品的特点为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服用等。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药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复方中药免疫剂剂型的研究和其它中药方剂一样,应当注重中药有效成分、中药药理作用及生产加工工艺研究。

  1.中药免疫剂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药免疫剂由补益中草药组成,多数补益中草药含有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活性物质,不仅可促进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还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作用。

  此外,大量资料表明中草药防治动物疾病是通过调节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抗菌、抗病毒因素,如细胞因子、抗体、细胞吞噬等来增强免疫功能的。因此,在改善剂型时,应当确定中药方剂中的具体有效成分,以便选择合适的提取剂和提取方法。

  2.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也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开展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功效主治、药物来源、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研究。根据临床需要可将中药制成缓释、速释或靶向制剂,以达到有效防治疾病的目的,如纳米粒子、纳米胶囊或纳米控释技术,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很多优越性: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量,减轻或降低毒副反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药物的储存。

  3.生产加工工艺的研究 传统的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蒸馏技术、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微波协助萃取技术、液固分离技术、干燥制粒技术、色谱技术、纳米技术、透皮吸收制剂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确保提取和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保证新型中药制剂具备上述现代中药的特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有效成分 饲料添加剂 残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