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抗禽流感药物新局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药效可能存在差异,但从综合品种和数量看,廉价的药物在政府储备时肯定更占优势。
市场难以预估
很多人认为,禽流感的情势越紧迫,相应的药物储备需求便越大。据此判断,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容,这对于相关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的市场机会。
据去年年底上海罗氏透露的数据,2005年前9个月,达菲全球销量达到8.5亿瑞士法郎,预计达菲去年全球总销量约为11亿~12亿瑞士法郎。到2006年年中,罗氏达菲的产能还将增长8~10倍。
但对市场的研判,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虽然禽流感在人间爆发存在可能性,但目前仍停留在预期之中。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之苛刻的专利授权范围,决定了未来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诚如深圳东阳光一位人士所言,这个市场实际上很难准确地预估,疫情爆发与否决定着市场规模的大小
一项来自全国样本医院的上半年统计数据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年第一季度,受冬春禽流感疫情严峻形势的影响,样本医院对上述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和奥司他韦的采购数量出现明显量增。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到第二季度采购量大幅下降,有的品种甚至出现了大量退货。
对此,殷晓进认为:“对这个市场,的确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预测。”我国政府目前将禽流感疫情控制在动物间流行,坚决防止其向人间扩散,疫情防控力度相当大。如果禽流感不在人间爆发,政府就没必要采购大量药物,而对于周边国家,一旦疫情爆发,药物也有可能是无偿赠送的。如果从这些方面考虑,这个市场可能并不如人们预料中的那么大。
如果不合作,你会采访我吗
“如果我们不合作,你会采访我吗?”对诸如此次跨国药企将专利药授权给中国企业在规定期间、规定范围内生产、销售,记者曾经存有疑问,但是一个睿智的调侃使得疑惑有了答案。
单纯从利益方面考虑,一方面,跨国药企一直视专利为市场立足的根本,授权仿制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出让,相信任何一个企业都不甘心将自己花费巨资研发的新药拱手相让;而站在中国企业的角度,对于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市场,要得到回报必然要承担风险是理所当然。是什么让精明的企业决定了考量风险的尺度呢?按照这样来分析,专利授权的做法似乎不合乎逻辑。
首先,这其中不可否认蕴涵着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但事实是在此之外,已有越来越多的原研药企开始青睐这种模式。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事实上,比起专利药被偷偷摸摸地仿制,原研药厂更愿意选择专利授权方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这对其防范市场流失是一种积极策略。
像遭遇禽流感这种情形,对于原研药厂商来说,所面临的则是专利期限内可能的合法仿制(如按照WTO允许在重大疫病爆发时,制药企业可以强仿),通过专利授权便可以间接地保护市场,毕竟授权一个企业生产可能面临的成本和市场份额的流失要远远小于仿制失控的情形。由于非专利药厂商已经通过协议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独占权,原研药厂商便可以确保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免受来自非专利药厂商的竞争。
如果是这样,那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收益风险的考量又当如何呢?一位企业人士的回答出乎记者意料。
“比起未来的收益,我们更在乎的是合作的过程。这不但验证了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实力,更提升了企业的形象,由此带来的是更多的政策支持,更多的市场机会。”他调侃道,“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不合作,你会采访我吗?”
他进而说道,“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与跨国公司合作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谈判、验收、合作,中国企业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强化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我们更看重的是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机会。而这些正是现时欲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最需要的。”
上述说法令人感慨,在众多批评中国企业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国际化思维的种种诟病中,此时企业的看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因此,专利授权之于中国企业所见证的意义可能已经超越了专利授权本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禽流感 病毒 品种 胶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