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稻鸭共作技术概论


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22个之多,栽培面积大都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总面积的90%以上。此外,占亚洲 20多亿人口 4/5的热量,以及占非洲和拉丁美洲近10亿人1/3的热量是由稻米提供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三成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平均总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
  由此可见,水稻的安全、优质、高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水稻的可持续发展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是一个有数干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已有10 000年之久,养鸭的历史也有7 000多年。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至今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现代稻作中却逐渐被化肥、农药、除草剂所取代。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健康的需要,人类已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态环境,更多地关注自己每天都要食用的稻米的安全性。在现代水稻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产无公害稻米的难度很大,但稻鸭共作却可以做到,稻鸭共作是对稻田养鸭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并赋予稻田养鸭以新的生命,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产物。
  稻鸭共作技术在日本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不仅已遍及日本全国,而且已在韩国、越南、菲律宾等亚洲产稻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被称之为“亚洲共同的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多为单一稻作模式,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多年连作严重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稻田的综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为了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地开发我国南方水田农作物与畜禽相结合的农作系统和种养模式,这将是新世纪的重要研究课题。恐怕再没有比稻鸭共作更理想的农牧结合形式了,稻鸭共作是在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比稻田养鸭更科学、更系统、更合理,所以推广起来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稻鸭共作极大地发挥了水田的生产功能、养殖功能、生态功能,它既是水稻生产的全新变革,也是水禽生产的全新变革。就水稻生产而言,它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的综合功能,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可持续农业从偏重于理论的阐述转为切实可行的现实生产;就水禽生产而言,它发挥了水禽许多未被认识、未被利用的潜在功能,使现代大规模集约养殖转向更符合水禽生态条件的自然生态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对风味、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
  稻鸭共作的实质是,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主,以鸭为水稻提供多项田间作业,能够同时生产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两种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从而开创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一、稻鸭共作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作是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完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达到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鸭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刺激。松土,而稻田为鸭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最后鸭肉也可以食用。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
二、稻鸭共作的渊源
(一)稻鸭驯化历史同样久远
  栽培稻由野生稻驯化而来,家鸭山野鸭驯化而来,有趣的是稻和鸭的驯化历史同样悠久长远。
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在我国已有7000-10000年的种植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据测定,其年代为 6 000-7 000年。在河姆渡遗址中,出上有大量的炭化稻粒。据考证,炭化稻粒中既有栽培稻,也有野生稻。但在湖南道县玉檐岩遗址,江西万年县吊桶岩遗址又发现了距今 10 000年的栽培稻。由此可见栽培稻已有10 00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达5亿亩。
  世界上鸭的驯化至今大约已有7 000多年的历史,比鸡的驯化早了 4 0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养鸭国家,2000年全国鸭的饲养量达8亿只。
(二)盛产稻米的亚洲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谷物生产量约17亿吨,作为三大谷物的稻米、小麦、玉米各占5亿吨左右,世界稻米总产量的90%产自亚洲,其消费量也是十分可观的。亚洲生产的稻米养活了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除草剂 化肥 鸭肉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