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怎样防治家兔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液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家兔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有越来越严重之势。仅2003年至今的6年间,笔者先后为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市的部分养兔场直接诊断该病百余起,一些兔场的损失严重。由于多数饲养者对此缺乏了解,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在此,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及诊治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在温暖季节,尤其是吸血昆虫大量孳生繁殖的夏秋季节感染,表现隐性经过或散在发生,但在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情况下,可使隐性感染獭兔发病,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发生大批死亡,呈地方流行性。笔者研究认为,昆虫传播、针头注射传播和母子胎盘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途径。

  二、临床症状

  獭兔尤其是幼小獭兔临床表现为一种急性、热性、贫血性疾病。患病獭兔体温升高,39.5℃~42℃,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或废绝,结膜苍白,转圈,呆滞,四肢抽搐。个别獭兔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前肢有轻度水肿。乳獭兔不会吃奶。少数病獭兔流清鼻涕,呼吸急促。病程一般3~5天,多的可达一个星期以上。病程长的有黄疸症状,粪便黄染并混有胆汁,严重的出现贫血。血常规检查,獭兔的红、白细胞数及血色素量均偏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色指数均偏高。一般仔獭兔的死亡率高,耐过的仔獭兔发育不良,成为僵兔。怀孕母獭兔患病后,极易发生流产、早产或产出死胎。泌乳中期的母兔也为主要侵染对象,表现为四肢瘫软,站立不起,最后衰竭而死。

  根据病程长短不同,该病分成三种病型。

  急性型:此型病例较少。多表现突然发病死亡,死后口鼻流血,全身红紫,指压褪色。有的患病獭兔突然瘫痪,饮食俱废,无端嘶叫或痛苦呻吟,肌肉颤抖,四肢抽搐。死亡时,口内出血,肛门排血。病程1~3天。

  亚急性型。患兔体温达39.5℃~42℃,死前体温下降。病初精神委顿,食欲减退,饮水增加,而后食欲废绝,饮水量明显下降或不饮。患兔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尿少而黄。开始兔便秘,粪球带有黏液或黏膜,后来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后期病獭兔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有出血点。有的病獭兔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有的病獭兔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7天,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

  三、病理变化

  剖检急性死亡病例,尸体一般营养症状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的病兔尸体表现异常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尸僵明显,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并有大小不等暗红色出血点或出血斑,眼角膜混浊,无光泽。皮下组织干燥或黄色胶冻样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或灰褐色,切面多汁,可见灰红相间或灰白色的髓样肿胀。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皮下组织及肌间水肿、黄疸。多数有胸水和腹水,胸腹脂肪、心冠沟脂肪轻度黄染。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颜色呈熟肉样,质地脆弱。肺脏肿胀,有出血斑或小叶性肺炎。肝脏有不同程度肿大、出血、黄染,表面有黄色条纹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胆汁浓稠。脾脏肿大,呈暗黑色,质地柔软,切面结构模糊,边缘不齐,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0黄1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肾盂水肿,膀胱充盈,黏膜黄染并有少量出血点。胃底出血、坏死,十二指肠充血,肠壁变薄,黏膜脱落,其他肠段也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淋巴节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软脑膜充血,脑实质有微细出血点,柔软,脑室内脑脊髓液增多。

  临床诊断要点:黄疸、贫血和高热,临床特征表现为全身发红。

  四、实验室诊断

  取活兔耳血或死亡患兔心血一滴于载玻片上,加2滴生理盐水后混匀,置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受到损伤的红细胞及其附着在红细胞上的附红细胞体。被感染的红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形态,边缘不整而呈齿轮状、星芒状、不规则多边形等。

  五、预防和治疗

  1.预防。在发病季节,消除蚊虫孳生地,加强蚊虫杀灭工作;在疫苗注射或药物注射时,坚持注射器的消毒和一兔一针头;保持兔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应激因素,对于降低发病率有良好效果。整个兔群用阿散酸和土霉素拌料,阿散酸浓度为0.1%,土霉素浓度为0.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程 坏死 传播 附红细胞体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