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我国皮兔、肉兔营养研究进展


购买《肉兔品种及饲养》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我国家兔的营养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着重于家兔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安哥拉兔日粮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对指导当时蓬勃发展的长毛兔饲养实践有重大意义。进人90年代后营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肉兔、皮兔,特别是近年来皮用兔(獭兔)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笔者现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能量需要
1. 1 繁殖母兔不同繁殖阶段和不同繁殖方式的母兔对能量的需求量不同。在常规条件下,较低的能量即能满足繁殖母兔的妊娠需要。李宏、任莉等(1992)试验比较了9.62MJ/kg(2 300kcal/kg)、10. 46MJ/kg(2 500kcal/kg)、11. 30MJ/kg(2 700kcal/kg)能量对产仔数、仔兔初生重、妊娠期的影响,认为10. 46MJ/kg以上能量对其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 05),但不能低于9. 62MJ/kg,尤其对那些尚未达到成熟体重的母兔,满足不了其对能量的需要,母兔体增重显著低于其他组(P<0. 05)。唐良美等 (1994)、高振华等 (2001)、任克良等 (2004)均证实这一点,并认为在泌乳期采用较低能量的母兔的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及28日龄窝重等繁殖指标显著高于高能组(P<0. 05)(李华芬, 2002).由于家兔的妊娠期较短,不能象妊娠母猪一样,通过在孕期提高能量水平来促使母猪体重和仔猪初生重增加。唐良美等 (1994)、高振华等 (2001)在母兔妊娠期采用前低后高的能量水平均出现死胎率高、哺乳期成活率低现象(P<0. 05)。认为可能是因为营养浓度的改变对胎儿应激所致。而泌乳期和采用频密或半频密繁殖方式的母兔需要高能量。唐良美等(1994)、高振华等(2001)用高能量(11.70-12. 13MJ/kg)饲料进行试验,母兔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及28日龄窝重等繁殖指标显著优于低能量组,尤其对降低死胎率、提高泌乳力达到极显著(P<0. O1)或显著水平(P<0. 05)。故推荐常规水平条件下,母兔日粮的消化能为10. 46MJ/kg;哺乳期或进行频密、半频密繁殖时,母兔日粮消化能为11.70一12. 13MJ/kg。
1.2 生长兔影响肉兔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能量浓度,它直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和粗蛋白的供给。能量浓度过低,动物采食量增加,以弥补其不足,这时若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则蛋白质的消耗过大造成浪费,从而影响增重(王士长等,1999、汪平等2003)。谢晓红等(1994)试验认为不同能量水平对日增重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 05或P<0. 01)。金岭梅等(1988)通过屠宰、消化、饲养试验,认为肉兔日增重与沉积净能间存在极显著相关(r=0.997 5)。任克良等 (2004)证实了饲粮中能量高低对獭兔采食量有调节作用,并认为高能量有利于饲料利用率的提高,同时能量水平对屠宰性能也有不同程度影响。祝素珍等(2003)报道能量水平对肉兔屠宰率和半净膛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屠体重、水分、脂肪含量差异、全净膛和眼肌面积影响显著(P<0. 05);能量水平对兔肉的物理性状影响很小,但对兔肉的化学成分影响很大,其中兔肉的脂肪含量有随着日粮能量水平升高而体内沉积量增大的趋势。
2 蛋白质(能蛋比)与氨基酸需要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动物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繁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满足细胞组织的更新、修补等要求。不同生理阶段和繁殖方式需要的蛋白质水平不一致,母兔在妊娠期较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即可满足需要,在泌乳期和采用频密或半频密繁殖方式时则需要较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在常规繁殖条件下,李宏等(1992)采用同一能量水平(10. 46MJ/kg即2 500kca1/kg)研究了15%,13%,17%蛋白质水平对母兔生产性能的影响,认为各蛋白质水平间日采食量、妊娠天数、产仔数、初生仔兔重差异不显著(P>0. 05),且15%蛋白水平就能满足需要。任克良等 (2004)、白云峰等(2004)试验报道17.48%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繁殖母兔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李宏等(2002)采用1 x3(蛋白质水平16%,18%,20%)单因子设计,研究了泌乳期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哺乳母兔生产性能影响,认为18%, 20%粗蛋白质水平组仔兔窝增重显著高于16%蛋白质水平组(P<0. 05)。唐良美等 (1994)、高振华等(2001)、任克良等(2004)认为19%一19.54%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断奶仔兔数、断奶体重的提高。采用频密或半频密繁殖方式的母兔蛋白质需要在19%以上水平有利于断奶仔兔数、泌乳力和断奶窝重的提高(唐良美,1994、高振华, 2002)。提高妊娠期肉兔日粮营养水平对母兔繁殖性能没有明显效果,但进人哺乳期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对提高繁殖母兔的泌乳力、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成活率等效果明显。因此,哺乳期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是提高肉兔、皮兔繁殖性能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马玉胜, 2000;李华芬', 2002)。综上所述,在常规条件下,妊娠母兔采用15%蛋白质水平,在哺乳期和采用频密或半频密繁殖方式的母兔需要提高其日粮蛋白质水平到19%,日粮中粗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成游离氨基酸被吸收,在体内作为提供必需氨基酸及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参与体内氮的代谢,但只有蛋白质和非必需氨基酸达到平衡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张贵林等 (1985)指出粗蛋白的消化率在适宜的范围内随摄人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李福昌等 (2002)、雷秋霞等(2003)、汪平等 (2003)采用同一能量水平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蛋白质水平14%与16%一22%的范围内蛋白水平设置相比,对肉兔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 05) ; 16%一22%间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P>0. 05),各组间屠宰率、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任克良等 (2004)试验证实含17.4%-19.36%蛋白质日粮对生长獭兔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 05),这可能与蛋白质消化吸收分解成氨基酸间平衡有关。只有达到理想蛋白质比例时提高蛋白质水平对生产性能才有意义,否则造成蛋白质资源浪费。随着日粮中粗蛋白水平的提高,试验獭兔3,4.5月龄全净膛和皮张面积有随之提高而提高的趋势(李福昌等, 2002)。蛋白质水平对獭兔被毛品质有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不同,被毛密度的增加速度不一,高蛋白质日粮相对低蛋白质日粮在3月龄以后被毛密度增加速度显著加快(P<0. 05),皮张面积大(白云峰, 2004)。汪平等 (2003)等认为影响獭兔毛皮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粗蛋白质含量,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8.5%时,生长速度最快,獭兔毛皮质量最好。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两大主要营养指标。窦如海等 (1992)试验认为肉兔的生长发育、日增重受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现已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日粮中要有合适的蛋能比或能蛋比,如该比例不当会影响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导致营养障碍。唐良美等(1987)已证明能量与蛋白质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 05),并认为较合适的能朊(蛋)比为14一15kca1 DE/g粗蛋白或22一23kcal DE/g可消化蛋白。王玉玺等(1992)报道生长肉兔最合适的可消化蛋白/能量比(DCP(g) /DE(MJ))为:生长前期采用11.47,后期用11.00。任家玲(1995)认为,能朊(蛋)比为23-24:1时,生长肥育兔获得最佳肥育性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粗纤维 微量元素 转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